康熙帝便同索尼的第三子、侍卫索额图,在宫中召集满洲少年,组成宫廷卫队,天天演习“布库”(摔跤)。鳌拜以为少年戏耍,没有在意。一天,鳌拜奉召入内观看“布库”演习。康熙帝不露声色,命满洲“布库”少年将鳌拜擒捕,并公布其三十大罪。但康熙帝对鳌拜做出宽大处理,免于处死,终身监禁;对遏必隆仅革太师,后还公爵。这样处理,不仅一举清除鳌拜及其同党,而且稳住了镶黄旗。当时,康熙帝年仅14岁,而部署周密,沉着机智,处理得当,不失分寸,初露其胸怀谋略、临机果决的政治家风范。
==================
电视上总是把这一段处理得腥风血雨,整个皇宫尸横遍野的,但是看了一些史料,好像并没有这样的惊心动魄。非常不解中……
使用道具 举报
俗话说的好:一将成名万骨枯。权利的角逐中从来就没有双赢,成者为王败者寇。现在看起来轻描淡写地数行字,在当时确实万分心惊,稍有变故恐怕就会江山异姓呢。
稍有变故恐怕就会江山异姓呢。
我觉得这样说是合理的,但还是不能想象有多少凶险。
从史料上看,既没有调兵,也没有换防,只是以索额图为首的几个人在鳌拜进入武英殿的时候擒住了他,后来审讯鳌拜罢了。鳌拜被擒的时候,没有外援,没有救兵,好像简简单单就被除了……
所以,非常不解中…………盼指教。
据说康熙之所以能够轻而易举地擒获鳌拜是因为遏必隆的变节------遏必隆将鳌拜诱入武英殿(这也是后来康熙优待遏必隆的根本原因)。"王"被擒,其余自然是"树倒胡狲散了。
据说康熙之所以能够轻而易举地擒获鳌拜是因为遏必隆的变节
轻而易举……我也觉得这个过程不是很复杂。。。。
电视剧上还有康熙自己动手的呢。。。
史书上的轻描淡写可能是在掩饰什么,或许真的很激烈,只是掩饰过去了。真相我们不得而知
总而言之,很成功的!
无论事情是怎样的,从中不难看出康熙很有政治天赋。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GMT+8, 2025-4-5 03:09 , Processed in 0.030203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