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 Board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19|回复: 0

满族丧葬习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10 18:29: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满族丧葬中,有所谓“烧饭”之礼俗。辽金时女真人就有将“其祭祀饮食之物尽焚之”的烧饭之俗。沈阳满族沿袭此俗,富贵人家还有将生前所御狗、马焚烧的。以后,努尔哈赤、皇太极等统治者一再告诫要节省食物器用,除烧饭外,也不再焚烧狗马,只将生前所用狗、马率至坟前火堆旁,用鞭棍催打狗马从火堆上奔跳过去就可以了。

努尔哈赤、皇太极时期的丧葬,仍有殉葬之恶俗。此俗亦系沿袭自辽金女真奴隶主贵族“生焚所宠奴婢、所乘鞍马以殉”(《三朝北盟会编》卷三)的故俗。努尔哈赤死,有大妃乌喇纳喇氏、庶妃代音察、阿迹根三人从殉,虽然其中不无政治斗争的需要,却反映着殉葬的陋俗;皇太极死,亦有二个亲信侍卫从死。此恶俗,在满族入关后逐渐消失,沈阳满族以后也不再保留此俗。

入葬后,丧家门外不设殃榜(一般汉族在门外设殃榜。所谓殃榜,是由阴阳算命先生开列的含殓日、生辰日、回煞日、避忌日),三日领魂不返家,寄送土地庙。服丧期间,丧家男女以白布袍带为丧服。葬前,带垂至前胸;葬后,男挽于腰间,女戴“包头”。百日内,起居不释白,男截发,冠不缀缨;女剪发,头不戴簪花。

清帝王因政务繁忙,受汉族影响,皇太极之丧规定“以日易月,二十七日释服”。老皇帝死,新皇继位,虽在丧期,临朝大典时仍要求官员“冠宜缀缨”。

一般满族人家,百日内起居不释白。至百日,备香楮祭品到坟前敬奠,脱去孝服,称之“释服”。三年内,男不穿红衣,女不戴簪花,保留着满族的古制。

满族有清明上坟插“佛托”之俗。此“佛托”大多为柳枝插上苞米核子,上贴五彩纸,插在坟上,意为“坟花”,寄托哀思。

进入二十世纪,丧葬旧制有所改革,一个时期曾袭用汉俗,但丧服之制仍保留下来。解放后,又能了进一步的改变,现在丧葬旧制已不见了,代之以火葬和追悼仪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GMT+8, 2025-5-11 19:57 , Processed in 0.021735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