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 Board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瓜尔佳舒伦

[转帖]情淡如水 ——也谈康熙大帝的爱情传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0-23 20:21: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关满族妇女不可以养自己的孩子,这种说法我听说过。但是就我所阅书籍来看,现代人的理解过于夸张。皇子或公主出生后由乳母哺育、照料,但并非要与自己的母亲隔离。意大利传教士马国贤的撰文曾提及他看见过康熙妃带其五岁儿子在湖边玩耍的情景。
至于雍正,那可是在朝堂大殿直呼隆科多为舅舅啊。
还有,努尔哈赤的大妃仅一个乌拉纳喇阿巴亥,孟古不是大妃,至死仍是庶妃一名。且争汗位凭的兵权,并非母亲的地位。顺治即位正好证明了“康熙初年满族还没有形成固定的权位继承制。”至于“麟趾宫贵妃一直很不平”就见过电视上这么演。
说康熙视女人为玩物主要是针对其晚期的妃子,与孝懿无关,再怎么也是康熙皇帝的表妹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0-23 20:25:32 | 显示全部楼层

康熙的圣旨确实是这么下的,我不是已经抄过来了吗。大臣的奏折也是确实有的。至于为什么在战乱时刻还要大办丧事,是因为夫妻情深啊。

你认为编撰《清史稿》的人如此写不可能没有依据,但是要告诉我们依据为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0-23 21:24:24 | 显示全部楼层

“时用兵三籓,虑直省举哀制服易惑观听,免治丧,馀如故。”结合阎崇年老师及实录中的描述,个人认为这句口谕应是说孝昭的。

我相信记载,不相信假设

十二年五月,皇后赫舍里氏崩,辍朝五日,服缟素,日三奠,内外会集服布素,朝夕哭临三日。移北沙河巩奉城殡宫,帝亲送。自初丧至百日,亦躬亲致祭。时用兵三籓,虑直省举哀制服易惑观听,免治丧,馀如故。册谥仁孝。三周后,致祭如陵寝。后葬昌瑞山。世宗登极,谥曰孝诚仁皇后。

十七年二月,皇后钮祜禄氏崩,丧葬视仁孝后,册谥孝昭。世宗加谥曰仁

圣祖仁皇后佟佳氏,二十八年七月崩,时由妃立后第二日也。帝辍朝亲临,制四诗悼之,谥曰孝懿,丧仪如孝昭。

中宫之丧,自孝诚仁皇后后,直省治丧仪制久未举行。至是王大臣言:“周礼为王后服衰,註谓诸臣皆齐衰,是内外臣工无异也。明会典载后丧仪,十三布政使司暨直隶、礼部请敕差官讣告。外省官吏军民,服制与京师同。今大行皇后崩逝,正四海同哀之日,应令外省文武官持服如制。”从之。册谥孝贤。

康熙起居注太多,就不能引用了!

两个史料记载都是如此,实在没理由相信假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0-23 21:37:54 | 显示全部楼层

莽古尔泰的母亲的确是大福晋,代善失去争位的资格,就是因为小福晋举报,大福晋与代善有染,也连累了莽古尔泰。

其实,康熙继位也是个证明,得过天花只是一个理由,康熙的母亲是当时妃子中地位最高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0-23 21:42:34 | 显示全部楼层

康熙的圣旨、大臣的奏折、阎会长的见解都是假设吗?

我已经在十九楼将这个问题解释清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0-23 22:06:08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八年九月十九日册谥为孝懿皇后,十月十一日奉移孝懿皇后梓宫往景陵,葬但孝诚、孝昭两皇后之。”四个皇后唯点出她的梓棺居于次位。

《康熙起居注》不实,是康熙自己说的;清史稿》修纂根据原国史馆中的稿件和有关史籍,并非直接利用原始档案;《实录》为雍正遣人根据《起居注》、朱批、书信、手谕等编撰而成;故宫大事年表依据其保存的档案,就算参考,也是《实录》。《起居注》在研究康熙时期的清史地位并没有你想象的那样重要。何况我也没说这些史料无参考价值。他们自相矛盾,我总不能一概收之吧。何况我已经抄出康熙的圣旨,这才是最有力的证据吧。

康熙的御制诗曾在其四十一年印刻,赐予大臣,所以被篡改的可能性很小。乾隆在编制《四库全书》时,也对皇祖父的作品恭敬有加,不敢擅动。所以顶多零零散散的小诗遗失罢了。而且我从未对此发过怀疑啊。

更何况战乱就不可以举国治丧,这是什么理由?康熙皇帝还大建地陵呢,最后因为战事实在吃紧,才于康熙十五年下旨停建。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2 17:10:50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0-23 22:53:50 | 显示全部楼层

努尔哈赤的继弦嫡妻(原配为佟佳氏哈哈纳扎青,生有未来的端庄固伦公主东果格格、禇英和代善)其实是富察氏衮代。在富察氏嫁给努尔哈赤的第三年叶赫那拉氏孟古出现了。她迅速得到了努尔哈赤的宠爱,并为其生育了第八子—— 皇太极。努尔哈赤那时最爱的孩子。

再深厚的夫妻之情也抵不过权力、地位的诱惑。一切在明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593)九月都成为过往云烟。

孟古的哥哥布斋与纳林布禄挑起了“九部之战”——包括两个联姻部落在内的扈伦四部;长白山二部:朱舍里与讷殷;蒙古科尔沁部、锡伯部、卦尔察部),目的是围剿努尔哈赤。结果是他们失败了,布斋死于战乱,乌拉部贝勒满泰的弟弟布占泰也被俘虏。而孟古哲哲在万历三十一年(公元1603)的秋天,就离开了人世,年仅二十九岁。是以叶赫那拉氏孟古从未成为大福晋。她的一切尊荣都是皇太极即位后追赠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0-23 23:04: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弘历被吊死在月华门的是年贵妃还是马佳氏

接着说一下那史书讳莫如深的“桃色事件”。

简而言之

老派的学术界一致理解为大福晋为富察氏衮代皇后,而阿巴亥是自此事件后才被立为大福晋的;近年的学术界却一致倾向认为这次桃色事件的主角是代善和阿巴亥,皇太极则是幕后策划者。

而且一般都认为此是“诬陷”,冤案一桩。所以一定要相信他二人的清白。呵呵,玩笑话。

个人认为是后者。据《满文老档》载,此事发生在天命五年(1620)三月二十五日,此时的富察氏衮代已进入暮年,没有勾引人的资本了。且几个孩子已经长大成人,无须她的照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0-24 20:33:2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个人是支持瓜尔佳舒伦对两位皇后的观点。孝懿皇后除了不是皇帝的元配以外,是得到皇帝最多的关照、最多的呵护、最多的宠幸.....但是孝诚皇后我个人还是蛮喜欢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0-24 21:26:32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明朝历代帝王陵寝大型图册

我想知道得到“最多关照,最多呵护,最多宠幸”是如何得来的?

生育,皇帝不在身边;女失,皇帝还不在身边。所谓“关照”、“呵护”、“宠幸”就是这样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GMT+8, 2024-6-24 20:02 , Processed in 0.023872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