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清人在2006-10-30 10:54:17的发言: 呵呵!逐月MM,我还是经常来论坛的,只不过由于一些其他原因,不能再像以前常常发贴了!谢谢逐月赐教!看来我还需要加强对清朝皇室公主资料的学习!呵呵!
如此说来,莫非静宜公主就指的是这位顺治养女端敏公主?请问谁知道端敏公主的夫婿究竟是谁?
关于多尔衮的曾外孙女的那个疑问,谁能解答赐教? [em01]
清人好,首先说一下关于“静宜公主”的问题。第一,这个“静宜公主”绝对不是端敏公主。端敏公主的确是嫁到了蒙古。但她是嫁到了科尔沁达尔汉部,她的丈夫是达尔汗亲王班第,而这座公主府的男主人是喀尔喀蒙古的土谢图汗,并不是一回事。
第二,这座公主府是由恪靖公主最先修建的,也就是说恪靖公主是府第的第一个主人,在此之前不可能有顺治的女儿住在这里(恪靖公主是顺治的孙女),这应该是顺序上的错误(当然,如果这座公主府在建成之前有原型基础的话就另当别论了)。况且顺治皇帝不论是亲生女儿还是养女都并没有静宜公主这个人。所以飘飘认为,这个“静宜公主”实际上应该是“静宜格格”,因为清朝曾经有四百多位皇室女儿嫁到蒙古,而只有公主下嫁有明确记载,其他人就比较模糊了。这个“静宜格格”应该就是以郡主、县主之类的身份嫁到蒙古的,并且并不是顺治的女儿,但有可能是顺治女儿辈分上的人,毕竟当时皇室人多,辈大年纪小的事情也不是没有可能。
另外,由于当时正是噶尔丹占领喀尔喀蒙古之际,所以土谢图汗才会在归化城(呼和浩特)居住。但后来,噶尔但失败,图谢土汗迁回了库伦(乌兰巴托),恪静公主也在去世之前回到了喀尔喀,所以这座公主府后来的主人应该就不再是土谢图汗部的家人,而是另有所用。
不过,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静宜公主”其实就是“恪靖公主”。在说明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看“静宜”二字的由来。
当年恪靖公主暂住过的清水河曾有一块功德碑,碑上歌颂她“自开垦以来,凡我农人踊跃争趋者.纷纷然不可胜数”,“实公主之盛德所感也”。这几句话形容的就是恪靖公主暂住清水河期间,曾圈地4万余亩开垦种地,吸引了杀虎口外大批汉民前来垦殖,连年丰收之事。为此,康熙曾亲笔御书两匾训示警戒自己的女儿。一匾日“萧娴礼范”,一匾日“静宜堂”,挂在公主府的过殿和寝堂。这就是“静宜”二字的由来。
由于当时“静宜堂”是恪靖公主的正寝,所以恪靖公主有可能又被称为“静宜公主”(实际上恪靖公主还被人称为“海蚌公主”,以影射她的干政)。正是这种称呼上的差别,使得后人对此产生了误解,以为恪靖公主和静宜公主是两个不同的人。
以上就是飘飘总结的关于“静宜公主”问题的两种可能。相比之下,飘飘本人更倾向于第二种可能。清人可以自行判断一下。 其次就是关于多而衮曾外孙女的事情。首先,《公主府志》虽说是地方记载,但应该也不至于会捏造事实,顶多是出现一些错误而已,并且这段文字并非志记载在《公主府志》中,而是在《清实录》也有提及,所以应该比较可信。
如果这样说的话,那么这个多尔衮的曾外孙女也就是有可能的确有其人了。我们都知道,多尔衮获罪后,他的独生女儿东莪便被交给信郡王多尼抚养。之后,关于东莪的消息就再也没有官方的记载。但就飘飘看来,东莪最后的结局应该是被嫁到了蒙古。这也是惯常的做法,因为虽然东莪的父亲获了罪,但东莪并没有被逐出宗室(但你要说因为多尔衮当时被逐出宗室,东莪也应如此例的话也不没什么错)。不过既然东莪被交给信郡王抚养,应该就没有那么绝对的称为平民。而当时所有宗室女子出嫁都是要有皇帝做主的,而像东莪这样尴尬的身份,不论是皇帝还是信郡王应该都希望将她妥善安排,那么嫁去蒙古当然是最好的办法。即能够是朝廷获益,也算是给东莪一个对等的归宿,因此飘飘认为,东莪很有可能是嫁到了蒙古。
那么如果东莪所嫁的人是一位蒙古亲王的话,东莪的孙女拥有和硕格格(郡主)的称号也就不奇怪了。另外刚才飘飘有提到过,噶尔丹失败后,归化城就不再是图谢土汗或是恪静公主的封地,尽管如此,这里还是可能居住着喀尔喀四大部其他的贵族,尤其是亲王,因为喀尔喀是汗王部盟,亲王留在漠南并不是希奇的事情。当然,即使不是喀尔喀部,也可能是其他漠南蒙古部落的亲王。
至于这位和硕格格的丈夫是谁,飘飘还没有找到相关的史料,不过要想知道这个应该不算困难,只要弄清楚这座府第是哪个部落的贵族居住,就可以从《藩部世表》种查到他的信息。这个有机会飘飘一定会自再求证。不知这样的回答你满意吗? [em15]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0-31 16:29:05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