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道具 举报
孝庄太后VS契丹萧太后
本名
博尔济吉特·本布泰(布木布泰)
萧绰
小名
玉儿 ?
燕燕
外族称她
大玉儿
雅雅克
出身
蒙古贵族科尔沁贝勒博尔济吉特氏家族
契丹后族萧氏
父母地位
父,寨桑和硕忠亲王;母贤妃(顺治十一年,追赠)
魏王萧思温;母,辽太宗女燕国长公主耶律吕不古
出嫁封号
侧福晋
贵妃
夫皇最高封号
庄妃
皇后
子女
三女一男
女儿:固伦雍穆长公主雅图、固伦淑慧长公主阿图、固伦淑哲长公主
一男:清世祖福临
四子三女
儿子:辽圣宗耶律隆绪、梁王耶律隆庆、楚王耶律隆祐、早夭的耶律郑哥。
女儿:齐国公主耶律燕哥、卫国公主耶律长寿奴、越国公主耶律延寿奴
夫皇关系
早期比较受宠?,后期太宗只钟情与其姐宸妃
几乎可以算是专宠,全权掌握了景宗朝的军政大事
夫皇评价
后宫第一谋士?
保宁八年(公元976)二月,传谕史馆学士——此后凡记录皇后之言,“亦称‘联’暨‘予’”,并“著为定式”
夫皇遗诏
突然病死,没有留下遗诏
临终之时景宗留下遗诏:“梁王隆绪嗣位,军国大事听皇后命”
作太后年龄
三十二岁
二十九岁
享年
七十五岁?
五十七岁
徽号
昭圣慈寿恭简安懿章庆敦惠温庄康和仁宣弘靖太皇太后
睿德神略应运启化法道仁洪圣武开统承天皇太后
情人
睿亲王多尔衮?
晋王韩德让
与情人关系
传说中的“太后下嫁”?
统和六年九月,在韩德让的帐室中大宴群臣,并“命众臣分朋双陆以尽欢”。 这就是萧太后改嫁韩德让的喜宴
儿皇的态度
生前封皇父摄政王,并追封其母太祖大妃乌拉那拉氏为孝烈武皇后等等。
死后追尊为诚敬义皇帝,庙号成宗。不久,追论生前谋逆罪,削爵。 顺治帝福临命令毁掉阿玛王(多尔衮)华丽的陵墓,他们把尸体挖出来,用棍子打,又用鞭子抽,最后砍掉脑袋,暴尸示众,他的雄伟壮丽的陵墓化为尘土。撤消其母太祖大妃乌拉那拉氏为孝烈武皇后的封号。
顺治还公开的严禁他的近支亲属前去凭吊祭扫,到一百二十多年后的乾隆三十八年,已经荒芜,乾隆当时虽未替多平反,但说睿王入关前劳未泯,现在坟墓荒芜,其状堪悯,令内务府加以修缮,允许近支亲属祭扫。到四十三年替他平反时,以亲王规格重修墓园,春秋二祭。1943年,睿王的坟墓再次被盗,是因为当时日本人占领北京,对多尔衮非常感兴趣,于是找了当地人挖开地宫看时,当时只有一些陶罐之物,比如有记载说见到有三尺多高的蓝花瓷器坛子,里面装的是两节木炭。可见在顺治年间,坟内随葬物已被挖掘殆尽。
对于韩德让的“继父”身份,辽圣宗不但毫无反感,而且还对韩德让有着发自内心的尊敬和父子般的感情。他每天都让自己的两个弟弟隆庆和隆祐(萧绰四子中排行最幼的耶律郑哥早夭)去向韩德让问候起居,而且让他们在离韩德让寝帐二里以外的地方就必须下车步行;韩德让如果离京外出返回,两位亲王也要去站守迎接,问安拜见。作为辽国皇帝的耶律隆绪本人去见韩德让时,礼节更是一点都不含糊:他会在50步以外的地方下车步行,韩德让虽然出帐迎接,隆绪却一定会先向他行礼,入帐后更是由韩德让高居上座,隆绪则极为恭敬地向他执父子家礼。
统和十八年,韩德让成为辽国权力最大的实权人物:太保、兼政事令、总理南北二院枢密院事、拜大丞相、进齐王。 统和二十二年十二月,韩德让被赐姓辽国国姓耶律氏,改名为耶律隆运,出宫籍,录横帐季父房,封晋王,位亲王上。除了这些头衔,他还得到了一座规制与皇宫不相上下的文忠王府、享有帝王级别的随从队伍。从此,以述律平皇后奴隶身份出现在辽国历史上的韩氏家族正式成为皇族。
辽圣宗耶律隆绪为继父举行了隆重的葬礼,一切规制都与母亲一样。他亲自拉着韩德让的灵车送出百步之远,并且为他服丧,随后将他安葬在母亲的身边。
历史评价
兴国太后
大辽女主
最后评价
夫皇另有所爱、儿子叛逆不拘、情人未得好报
夫皇敬爱、儿皇孝顺、情人忠贞
这位辽国太后真是一生少有不顺心之事,一直是平步青云,事事顺利。相比之下,孝庄就是比较操劳了。
个人认为萧太后更强势一点,野心比较大。孝庄比较被动,儿子当上皇帝可以说是侥天之幸,而且孝庄的政治才能是在当上了太皇太后才显现出来的。
如果说萧太后是开国之主,孝庄应该算是守成之主。康熙能顺利亲政,孝庄功不可没!
个人认为
历史美化了孝庄这个女人
把她想像成了众多历史上有政治手段的女人
若她真的很有手段,如何会发生顺治帝出家这件事,姑且不论是真是假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GMT+8, 2025-7-4 10:16 , Processed in 0.024371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