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 Board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784|回复: 74

[原创] 详谈清宫贵妃——尊宠一身的强势群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19 17:02:04 | 显示全部楼层
难道真的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从此清宫在皇后健在的情况下 不在进封皇贵妃吗 真的是弄不明白了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9 17:05:46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孝献的确是幸运的 那个时代的女性又有几人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尊重呢 她得到了一个帝王的在真挚爱情 真的已经足够了 因为很多人连最起码的爱情都没有 因为那时的女性只是一个附属品 我想对其本人来说 生前的尊贵 死后的追封远不及皇帝的真情与天伦的乐趣 或许她愿用这一切去换取儿子的生命以及家庭的愉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8 14:53: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oint=300]

本文授权乾隆网独家首发,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作者保留一切维护原创的权力。

贵妃在清宫中地位尊贵特殊,几代清帝似乎都有“贵妃情结”,并不轻易册封贵妃。本文所探讨排列的贵妃均是在清帝健在的正常情况下所晋封的贵妃们,排除病危、早逝、后世尊封的情况,因此所讨论对象只能是康熙至咸丰6帝所册封的贵妃们。

论位份排行,贵妃虽在皇后、皇贵妃之下,但由于皇贵妃的特殊性,在正常情况下几乎不可能存在,因此贵妃便成为一个十分瞩目的位置,也算是“一人之下、众人之上”。

论晋封原因,在正常情况下所晋封的贵妃们,有的宠爱原因,有的资历深厚,但更多的是二者并备。另外,也有因为家族背景,但为数不多。

论皇嗣关系,6帝的贵妃中,便有4帝是由贵妃所出(乾隆、嘉庆、咸丰、同治4帝之母皆曾为先皇贵妃)。由于秘密立储,并不能确定贵妃之子在皇位竞争中是否占有优势。

论最终名分,这里的贵妃们都是皇帝亲封,除去成为皇后之外的贵妃,早于丈夫去世的大都得到晋封皇贵妃的安慰,而做了寡妇的贵妃们,则多了变数,要视乎与嗣帝的关系,但多数都得到尊封皇贵妃,有一个还不错的养老保障。


一、讨论的贵妃们,一共20位。(排名按册立的先后次序,由于部分贵妃后来继立中宫和抬旗,但这里都是她们为贵妃时期的称呼)

康熙的三位贵妃:贵妃佟氏、贵妃钮祜禄氏、贵妃佟佳氏

雍正的两位贵妃:贵妃年氏、熹贵妃钮祜禄氏

乾隆的七位贵妃:贵妃高佳氏、娴贵妃那拉氏、纯贵妃苏氏、嘉贵妃金氏、令贵妃魏氏、庆贵妃陆氏、颖贵妃巴林氏

嘉庆的两位贵妃:贵妃钮祜禄氏、诚贵妃刘佳氏

道光的四位贵妃:全贵妃钮祜禄氏,静贵妃博尔济吉特氏、彤贵妃舒穆禄氏、

琳贵妃乌雅氏

咸丰的两位贵妃:贞贵妃钮祜禄氏、懿贵妃叶赫那拉氏

PS:加粗体的意思大家应该明白,呵呵

二、讨论的分类(欢迎大家增加)

1、时间最长的贵妃(前三位)

这三位的晋封空间已经到顶,可谓贵妃稳定期,结束原因是个人或丈夫病亡。

康熙贵妃佟佳氏: 22年,康熙39年——61

乾隆纯贵妃苏氏: 15年,乾隆10年——25

康熙贵妃钮祜禄氏:13年,康熙20年——33

2、时间最短的贵妃(前三位)

与上述三位相反,这三位上升空间很大,其贵妃生涯之所以短暂,原因在于本人不久就备位中宫,成为丈夫的继立皇后。

咸丰贞贵妃钮祜禄氏:1个月,咸丰26月——7月,即孝贞显皇后

嘉庆贵妃钮祜禄氏 12个月,嘉庆元年——嘉庆二年二月,即孝和睿皇后

乾隆娴贵妃那拉氏: 37个月,乾隆10年——13年,即乾隆继后

3、没有继续尊封的贵妃们

20位贵妃,有9位后来成为皇后,有8位晋封皇贵妃,却也有3位生前死后依旧是贵妃的名分,遭到后世的冷遇。

康熙温禧贵妃钮祜禄氏:

这是清朝唯一的一位有两字谥号的贵妃——温禧贵妃,生育一对子女,在孝懿皇后去世后担任后宫头人5年,加之早死并没有涉及日后的争储风波,表面上看温禧贵妃算是功德完满。没有成为皇贵妃的原因,个人猜测有2点:

第一是康熙的态度,温禧贵妃是康熙亲谥,也就是康熙本人没有打算晋封其为皇贵妃。另外,景陵妃园寝中以温禧贵妃位分最大,但却不是在最尊贵的居中位置。现在的居中位置是顺懿密妃,当然是因为雍正父子的尊封所致,顺懿密妃入住居中位置并非康熙本人所预定的。据日后的晋封,居中位置推测是康熙为悫惠皇贵妃,即后来的贵妃佟佳氏所预定的。但在康熙33年,佟佳氏尚未正式册封贵妃,康熙如此安排,可见2位贵妃在其心中的高低比较。按道理,温禧贵妃先于悫惠皇贵妃册封贵妃(康熙20年,悫惠皇贵妃此时才13岁),又生育11女,应该在景陵妃园寝的居中位置。

PS:孝昭FANS不要拍我,我也是实话实说,这个高低可以理解为:康熙为悫惠皇贵妃留居中位置是对娘家亲表妹的关照、恩宠,毕竟对佟家康熙是非常宽厚。

第二,温禧贵妃之子和他外公当年一样站错队,成为新皇帝的政敌,使温禧贵妃失去追尊的机会。

不过总的来说,温禧贵妃也只是死后遭冷遇,其生前相当完满,康熙的后妃中也算是比较幸福。

乾隆颖贵妃巴林氏:

按道理,她应该也算时间最短的贵妃之一,但考虑到她晋封的原因,就没有将她计算在内。颖贵妃没有成为皇贵妃,原因不在乾隆,而在嘉庆。巴林氏于乾隆十三年到嘉庆四年乾隆逝世,陪伴乾隆51年。颖贵妃虽然不属于乾隆的宠妃,但是也得到相当多的信任,在舒妃去世后成为后宫实际的老大,又在乾隆临死前晋封贵妃。除了没有儿女的遗憾,颖贵妃也似乎不错。乾隆去世后,嘉庆帝称为颖贵太妃,居寿康宫。

假如颖贵妃的七十寿辰没有出什么意外,以嘉庆那种敬老的精神和德行,颖贵妃即使生前没有尊封皇贵妃,死后也可以得到追封。事件回放:

嘉庆五年颖贵妃七十寿辰,嘉庆同母弟永璘(颖贵妃所抚养)送去寿礼,无儿无女、寡居深宫的颖贵妃十分高兴;嘉庆帝得知,十分光火,叫来弟弟训斥一通,指责他不和自己请示就擅做主张。有了这番训斥,颖贵妃的古稀寿辰也就索然无味了。二十天后,颖贵妃去世。次年二月十三日葬入裕陵妃园寝。

颖贵妃巴林氏的最后结局似乎让我们感到世事无常。

道光彤贵妃舒穆禄氏

相比起前面2位没有尊封的贵妃,这位贵妃不但命运悲惨,而且坎坷程度简直是清宫后妃之最。前面2位贵妃,再怎样说,也算夫妻关系和谐,没有尊封也只是遗憾而已。但是这位贵妃,却是由一个十分得宠的贵妃转眼之间变为一个月内两女夭折的贵人,遭遇是骇人听闻。

彤贵妃前期相当顺利,是孝全时期少数晋升迅速的妃嫔。10年贵人,12年封嫔,14年封妃,16年封贵妃,并且没有生育子女,也没有深厚的家族背景,与生育4个子女的静贵妃并列贵妃,简直是破格晋封。此时的彤贵妃应该得到道光和孝全的认可,但是我认为其入侍时间不多,当然这个主要是孝全专宠的原因。孝全去世后,彤贵妃在4年内生了3个女儿,与5年内生了3子1女的乌雅氏展开生育大战。

在道光24年九月十日,彤贵妃降为贵人,原因是什么,众说纷纭。有的说是言语间得罪喜怒无常的道光,更有的说是静皇贵妃联合琳妃进行打击,或是2者兼之。

后来彤贵妃复位只是因为皇朝政权更迭迅速,后世的几位皇帝对其陆续尊封。值得推敲的是彤贵人也不是一路复封,咸丰尊其为彤嫔,直到光绪即位彤嫔才连升两级,尊为彤贵妃。

彤贵妃自贵人起,累进贵妃,降为贵人,又累尊贵妃,其出发点和最低点均为贵人,其最高点和终结点均为贵妃,三起三落,都快赶上某位伟人。

彤贵妃的悲惨遭遇令人唏嘘不已,个人认为她也算是清朝最不幸的贵妃。

(求证一下:慕东陵中彤贵妃的规格,是否贵人规格,听说后世追封不改变地宫规格,如果真实,那也太残酷了。)

三、清宫中的双贵妃时代

贵妃位置特殊,几代清帝似乎都有“贵妃情结”。尽管晋封原因不一,多数时期,贵妃是单人(虽然编制是2个贵妃),以显示贵妃在皇帝心中的地位。因此,对于少有的双贵妃时代,则很值得玩味。

1、 娴贵妃VS纯贵妃

时间:乾隆10年——13

结束原因:娴贵妃晋皇贵妃,既而成为皇后

这两位人物真的很有缘分,同时封妃、同时晋贵妃,同样生育21女,死后同葬一地宫。乾隆13年,孝贤皇后去世,乾隆选择娴贵妃为继后,至于这个选择是对是错,只有乾隆自己才清楚。

这段双贵妃时代,其实是前面双妃时代的延续,可以将13年一起比较。这段时间,纯贵妃生育2个子女,娴贵妃无所出(实际她身体很正常,后来能高龄产子)。这段时间,纯贵妃占上风。

乾隆选择娴贵妃为继后的原因论坛上相当清楚,纯贵妃的背景出身无法与娴贵妃相比,加之纯贵妃有可能因永璋不遂圣意而失宠。

2、 纯贵妃VS嘉贵妃

时间:乾隆14年——20

结束原因:嘉贵妃去世。

嘉贵妃入侍藩邸时间较晚,属于后来居上型,11年、13年生育了2个皇子,加上早年生的四阿哥,可见这段时间相当得宠。乾隆14年,娴贵妃晋皇贵妃,贵妃编制出现空额,乾隆将嘉妃补上。

这段双贵妃时代,显然是嘉贵妃占上风。直到17年,三十多岁的嘉贵妃还生了一个皇子。20年去世后,乾隆将其入葬裕陵,后来嘉庆年间得以抬旗。

3、 纯贵妃VS令贵妃

时间:乾隆24年——25

结束原因:纯贵妃去世。

令妃此时得到乾隆的专宠,4年内生育3个子女,并怀孕在身,故此晋升贵妃。

这段双贵妃时代,毫无疑问是一面倒的态势。从心写中纯贵妃面带喜相,心态应该是相当好的。但这一年却发生相当多事,首先是纯贵妃次子被过继,其后长子病逝,不能不说是对其的沉重打击,最终纯贵妃在这一年也走完她的悲喜交加的人生。

乾隆在纯贵妃的最后时候晋封其为皇贵妃,去世后又将纯惠皇贵妃园寝修葺一翻,也算是对其的安慰。

4、 静贵妃VS彤贵妃

时间:道光16年——20年

结束原因:静贵妃晋皇贵妃

这段时间是孝全统治后宫的时期,2位贵妃即使地位尊贵,也不会得到太多侍奉道光的机会。2位贵妃的比较,静贵妃虽比彤贵妃早2年晋封,但已经生育3子1女,是道光后宫子女最多的人。静贵妃的尊封,是由于她生育皇子。彤贵妃则相反,由贵人到贵妃只用了6年,期间并没有生育子女,是属于破格晋封。

这段时间谁占上风很难说。孝全去世后,静贵妃成为皇贵妃,应该是资历和生育皇子上比彤贵妃占有优势。

道光虽然选择静贵妃为皇贵妃,但也没有减少对彤贵妃的关注,彤贵妃也在4年内生了3个女儿。至于后来彤贵妃被贬的原因,恐怕又是一个清宫之谜。


[/Point]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18 17:43:33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8 15:26:2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分析得很细,如果有时间,再统计出一套完整的皇贵妃来(有点贪心,呵呵)[em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8 16:05:43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上官MM,我会继续努力的

论坛上已经有很多皇贵妃的总结,已经非常详细。按照我的计算,正常状态下成为皇贵妃的那7位,后来都成为皇后。

[em0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8 17:07:19 | 显示全部楼层

可能是因为当年顺治专宠董鄂氏皇贵妃闹得宫廷上下怨声载道的先例,后世的皇帝尽量不在皇后健在的情况下册封皇贵妃,即使册封皇贵妃也多是为继立皇后而铺路搭桥,或是病危,或是追封。所以,董鄂妃何其幸,又何其不幸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8 20:03:06 | 显示全部楼层
颖贵妃没有成为皇贵妃,原因不在乾隆,而在嘉庆。

谁的原因也不在。原本颖妃的贵妃已经是到头儿了,乾隆自己说了原因:“在位年久”,故而“著加恩”。嘉庆没有给颖妃她晋升皇贵妃的义务。庆贵妃因为是嘉庆的养母,这是嘉庆给她追封皇贵妃的唯一原因,否则她在贵妃上也就到头了。乾隆朝的皇贵妃没有潜邸旧人的资历加上生育多个子女,是别想指望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8 20:04:31 | 显示全部楼层
颖贵妃没有成为皇贵妃,原因不在乾隆,而在嘉庆。

谁的原因也不在。原本颖妃的贵妃已经是到头儿了,乾隆说了原因:“在位年久”,故而“著加恩”。嘉庆没有给颖妃晋升皇贵妃的义务。庆贵妃因为是嘉庆的养母,这是嘉庆给她追封皇贵妃的唯一原因,否则她在贵妃上也就到头了。乾隆朝的皇贵妃没有潜邸旧人的资历加上生育多个子女,是别想指望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8 21:40:52 | 显示全部楼层

也是,不过像温僖那样的,仿佛就有点冤了,小佟贵妃是无子无宠,可温僖是又有出身,又有资历,又有儿子,怎么没混成皇贵妃呢?

还有道光静妃,道光可是丝毫没有立其为后的意思,还不适当上皇贵妃了。

不过人家更牛,脸皮比我等能想象的更厚,深为一个被先帝明白无误钉进妃园寝,明白无误表示不管皇帝生前死后都只是妾室的人,居然有脸百般索要太后职位,阴谋不成,其子更是用“矫诏”的方法弄到太后之位。

就是不知道,她这种牺牲儿子前途的行为,又没有一丝后悔。(毕竟咸丰早逝是意料之外,不然其子的前途...)

 

 

 

 

ps:现将蘅芜公爵MM的帖子(原回帖在6-9楼)合并为一个,7-9楼删除,希望下次发帖注意,不要再分开发帖!

 

[此贴子已经被雅舍闻琴于2008-2-18 16:17:48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8 21:49:35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道光静妃,道光可是丝毫没有立其为后的意思,还不适当上皇贵妃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GMT+8, 2024-6-28 23:04 , Processed in 0.039079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