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 Board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270|回复: 8

[分享]清帝大婚礼仪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31 17:40: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oint=150]
清楚顺治 康熙皇帝的大婚礼仪尚不成熟,资料也相当缺乏,至晚清时期大婚礼仪以较为完备,其中光绪帝的大婚资料最为齐全。

由于皇帝的特殊地位,用于普通百姓的婚前六礼“纳彩”“闻名”“纳吉”“纳征” “请期” “亲迎”,在步骤和事实上发生了些许改变。清代皇帝的婚前礼,因皇后从记名秀女中指定,不在行“问明”与“纳吉”之礼,又改“纳征”为“大征”以表明规模宏大。而贵为天子的皇帝,大婚不能“亲迎”只派遣使节迎娶,称之为“奉迎”。因为有钦天监推定良辰吉日,所以也就没了“请期”这个步骤。因此清代皇帝大婚全程包括

婚前礼:(包括采纳 大征)

采纳礼—[皇帝的纳彩礼]

光绪皇帝大婚的采纳礼物中主要有文马四匹(文马指披挂鞍#的马匹,不披挂鞍#的马匹叫闲马), 鞍#十副 ,甲胄十副 ,缎一百匹,不二百匹以及金银茶筒等等,这些礼物尤内务府预先备办。清代统治者热衷尚武,所以在纳彩礼物中把马匹 鞍# 甲胄例如其中,却没有中原婚礼中用雁代表妇从夫,顺阴阳的仪物,这应是满汉民族的差异。纳彩礼由此揭开了隆重的大婚序幕。

“纳彩”礼物:

银茶筒

铜镀金饰貂缨纳彩铁盔

[ 纳彩礼的日期如何确定?]

民间奉行婚礼要择黄道吉日,皇帝大婚礼事关国家盛典,更加重视吉期的选择。掌管天文历法的钦天监负责选定大婚各项礼仪的黄道吉日以至吉时。他们认为光绪十四年(1888年)十一月初二日午时(11点至下午1点)行纳彩礼最吉,于是从那一天起,光绪帝大婚的序曲终于奏响了整个紫禁城都忙碌起来 。

御制铜镀金半圆低平日晷

太和殿日晷

[ 皇家的纳彩礼有那些讲究]

首先要钦命使节代表皇帝行礼。午时之前,光绪帝亲命的正副使恭恭敬敬地来到太和殿,听宣制官宣布皇帝命其“以礼纳彩”的诏令,然后三跪九叩,接受由大学士所受的金节,再率仪仗队伍以及纳彩礼物出东华门至皇后府邸。

皇后家经心准备,跪迎来使,皇后之父聆听正使传制。纳彩礼后,给皇后娘家的礼物可以留下,而给皇后的礼物仍要抬回宫中。

当天傍晚,皇后的娘家张灯结彩,奉行盛大的纳彩宴会,这并非皇后的父亲设宴款待来使,而是光绪皇帝特命内务副大臣侍卫八旗公候以下 满汉二品以上的官员宴请皇后的父亲,同时还赏给皇后娘家女眷饽饽桌20张 酒宴桌20席 羊20只 酒20瓶。宴会结束,以皇后之父为首,众官员向皇宫的方向行三跪九叩之礼,以谢皇帝赐食之恩。

纳彩礼物

黄底五彩龙凤盘

五彩龙凤碗

五彩龙凤盘


大征—(皇帝的大征礼)

传统婚礼中称为“纳征礼”也称“纳币”,表明男女双方的婚事已成,男方需给女方家家里大量的财物做为经济上的补偿,而作为一国之主的皇帝,大征礼当然相当丰厚 贵重。

大征礼比纳彩礼物从数量到种内都要多得多,不但有金银茶筒 银盘 绸缎 马匹等实物,而且还有巨额金银钱两。

《大婚典礼红当》礼单书影

大婚礼单(部分)

[大征礼的吉日和仪式]

经钦天监卜择,光绪十四(1888年)年十二月初四日行大征礼吉。为把大征礼物送达皇后府邸,同样要有皇帝亲命正负使节,率领各相关的机构人员完成使命,其仪式与纳彩礼的命使礼仪相同,只是使节的人选有变更而已。

内务府把大征礼物分为两类,一类是给皇后的礼物,盛在74座龙亭内陈放于丹陛上,另一类为赐物,盛放于58座采亭内陈放于丹陛上。命使结束后,浩浩荡荡的人马在御仗引导下经东华门向皇后娘家进发。到了皇后娘家,正使必恭必敬的把金节放在停当正中的节案上,大征礼的仪式于纳彩礼相同,同样的,给皇后的礼物也要随妆奁带回宫中,而赐物则可以留下。
[/Point]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2-1 15:50:51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31 17:47:13 | 显示全部楼层
[Point=150]
婚成礼:(包括册立礼 奉迎礼 洞房礼仪)

册立礼—(皇帝亲临盛典)

册立礼就是授予皇后象征其地位的金册与金宝的仪式,清代金册为满汉文,金宝亦为满汉篆字,形式与皇帝御宝相同。光绪十五年正月二十六日,皇帝先派遣官员告祭于天地 太庙 奉先殿,然后到慈宁宫向慈禧皇太后行礼,告知将要迎娶新娘。与此同时,太和殿的典礼布置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光绪帝在向慈禧太后行过礼之后,亲临太和殿阅视金册金宝,命使节持金节奉迎皇后。使节授受金节后,光绪回到内廷乾清宫等候皇后的到来。

皇后之宝

奢华的庆典陈设)

光绪帝亲临的盛典陈设自然相当隆重。

太和殿:殿内正中南向设节案,金册案西向,金宝案东向,殿前设皇帝的法驾卤薄,东西檐下设中和韶乐,丹墀道左右陈列仗马。

太和门:设丹陛大乐于东西檐下,陈列步辇于太和门外,皇后凤舆于太和门阶下,皇后仪驾于太和门阶下直至午门外。

午门:陈列五辂(本义:绑在车辕上用来牵引车子的横木)于午门外 ,驯象于五辂之南。

一切人员准备就绪,只等光绪的到来。

(册立皇后)

正副使率领仪仗队出太和门,紧随使节之后的是盛放金册 金宝的龙亭。皇后的凤舆在16人的抬护下,列在龙亭之后,一同出午门 大清门 到皇后的府邸。

内务府官员早在皇后的府邸做好了准备,正使先向皇后的父亲宣读迎娶皇后的制文,然后把金册金宝放在册案宝案上,引礼女官引导新皇后到拜位前,由侍仪女官向皇后宣读册文宝文,皇后接过金册金宝。最后,皇后行三跪三拜礼毕,册立大礼即告完成,等钦天监官报告子时(二十七日凌晨)吉时一到,皇后身着龙凤同合袍,正式坐上凤舆向皇宫进发。

《皇后礼器图》之皇后凤舆

奉迎礼—(皇后上轿前有那些准备)

册立礼结束后随即举行奉迎礼。銮仪卫校尉把凤舆抬进内堂正中。皇后入宫的凤舆与常人的喜轿不同,要提前在内部放置御笔的“龙”字,光绪帝皇后凤舆中的“龙”字则为慈禧太后所写。皇后身着龙凤同合袍,头梳双髻,戴富贵绒花,副晋们用藏香熏一下凤舆和盖头,以便驱除邪气,然后请皇后手执苹果 金质双喜如意(寓意平安如意),搭上红盖头上轿。正使持节偕副使出,乘马先行。皇后之母率诸妇人送至凤舆前,皇后之父率诸子弟跪送于大门外。銮仪卫校尉抬起凤舆,提炉侍卫手持风头提炉引导,太监左右扶舆,内大臣侍卫在后乘骑护从,向皇宫进发。由于是深夜,随行的人多手持宫灯,沿途也悬挂了大量的灯笼。

红绸绣龙凤同合袍

龙凤盖头

石青绸彩绣龙凤同合褂

金质双喜如意

双喜字耳环

双喜字头花


[/Point]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2-1 15:57:47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31 18:16:4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辛苦了   码字帖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2-1 13:57:26 | 显示全部楼层
[Point=150]
皇后的进宫路线)

入关之初,清王朝对汉文化的各种理念还处于相当模糊的阶段,大婚当日皇后由那个门进宫其实与皇后生份并无多大联系,顺治帝第一任皇后可能当时就住在东华门内,因而由协和门入宫。随着满族的汉化加深,按照封建礼法,迎娶皇后必须走皇宫正门,采足以表达与皇帝同尊并重的地位,采符合“中”与“正”的观念。其进宫路线如下:

大清门中门——天安门外金水桥(正副使下马持节步行进入)——天安门中门——端门中门——午门中门(钟鼓齐鸣)——太和门中门——中左门——后左门——乾清门中门(正副使节至此完成使命,与内大臣退下)——乾清宫阶下。皇后凤舆到乾清门时,光绪皇帝早已身着龙袍在乾清宫西暖阁等候,接着近支王公为光绪帝在乾清宫正殿结发,然后从后隔窗前往坤宁宫洞房等候

乾清宫西暖

乾清宫夜景

皇后如何进洞房)

寅时(凌晨3点至5点),皇后的凤舆迎到乾清宫阶下,在恭候命妇的导迎下皇后走出凤舆。此时恭候命妇接过皇后手中的苹果与金如意,同时又递给皇后一个宝瓶,宝瓶内装有珍珠 钱币等各种金银财宝。皇后怀抱宝瓶,进入乾清宫内,首先要跨过火盆,然后出乾清宫后隔扇门,改乘孔雀顶轿,由交泰殿前往皇后中宫坤宁宫暖阁洞房。在坤宁宫的门槛上还设有一个马鞍,马鞍下压着两个苹果,寓意平平安安,皇后要从上面跨过才能进入洞房。至此,奉迎皇后的礼节结束。

金宝瓶

嵌宝石桃皮喜字马鞍

嵌珐琅火盆

坤宁宫东暖阁


[/Point]

[此贴子已经被和卓氏于2007-2-2 20:35:10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2-1 15:12:09 | 显示全部楼层
[Point=150]

洞房礼仪—(温馨浪漫的合卺礼)

合礼在现代看来就是喝交杯酒,表示夫妻二人同饮共食,结为一体。“卺”原意为把瓠分成两个瓢,合卺即新婚夫妇各拉一瓢饮酒,这程序是婚礼中最为关键的礼仪,是婚礼中的高潮。

进入洞房后天已快亮了。首先,皇帝皇后要坐在龙凤喜床上,面向正南方天喜方位,行坐帐礼,又称坐床,其本意缘于让远方来的新娘歇息一下,后寓意为祈求多子。接着皇帝揭去皇后的盖头,皇帝居左皇后居右坐在龙凤喜床上,一起吃半生不熟的“子孙饽饽”(即饺子)以寓意多生子嗣,繁衍万代。于是皇后卸去龙凤同合袍,从新梳妆,改穿朝服——身着名黄色朝袍,石青色八团龙朝褂,劲戴朝珠 领约,用扁方梳扮旗人已婚女子的两把头发式。一切准就绪,到了酉时(傍晚5点至7点)皇后开始与皇帝面对面坐在坤宁宫龙凤喜床下的合#桌前,行合卺礼。御茶膳房预备好合卺宴,美味佳肴都放在坤宁宫外屋檐下以黄幕布罩起,随吃随进。同时,由结发的侍卫夫妻用满语在外唱《交祝歌》,表达各种美好的祝愿。当晚,帝后在龙凤喜床上吃长寿面,以求白头偕老,福寿绵长。

坤宁宫洞房喜床

坤宁宫洞房内景

万字百子枕头

金团寿茶碗

龙凤双喜怀当

合卺五彩吉祥碗筷

合卺喜桌

银镀金双凤龙耳杯

金蝴蝶双喜扁方


[/Point]

[此贴子已经被和卓氏于2007-2-2 20:24:47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2-1 15:40:48 | 显示全部楼层
[Point=150]
(庄严肃穆的祭祀礼)

次日一早,福晋命妇等重新为皇后梳妆,此时皇后要穿上吉服——头戴凤钿,劲戴项圈 朝珠,身着明黄色龙袍 八团龙褂。皇后走出洞房,手捧一捆预先准备好的柴禾,交给结发萨满收存,以备祭祀时使用。皇后捧柴称为捧柴礼,象征妇道三日下厨房之意,又因“柴”与“财”谐音,寓意财源滚滚之意。此时在坤宁宫明殿早已摆好了两张大红双喜圆桌——天地神桌和喜神桌,其上摆神位 如意 苹果 金色香饼和香斗。天地桌向北,喜神桌向正南喜神位,皇帝皇后依次到桌上香,行三跪九叩礼,然后回洞房稍事休息,接着在向坤宁宫的西案 北案(常年供奉萨满教各神位)行三跪九叩礼,在灶君前行三叩礼。拜神完毕后,皇帝和皇后同在龙凤喜床上吃茶膳房预备的团员膳,象征合和美满。

坤宁宫萨满教神案

《团圆膳食谱》

红绸绣龙凤双喜拜垫

燕喜同合款红地金双喜字碗

金錾牡丹堞

金叉

金漏勺

银镀金嵌珠石五凤钿尾

[/Point]
[此贴子已经被和卓氏于2007-2-2 20:10:48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2-1 15:45:22 | 显示全部楼层

婚后礼:(包括庙见礼 朝见礼 庆贺礼 颁诏礼 筵宴礼)

庙见礼:
洞房各礼行过之后,皇后须与皇帝一起去皇家的宗庙祭祀,称“庙见”,以求得祖仙神灵的接纳。皇后皇帝首先要到供奉列祖圣容(即画像)的寿皇殿(今景山公园北少年文化宫)祭拜上香,然后回到宫内,依次到供奉先皇 先后的宫殿中上香行三跪九叩礼。


朝见礼:
朝见礼是皇后择吉日到慈宁宫向皇太后所行之礼。民间婚礼之后,新妇第二日拜见公婆(古称拜舅姑),为其点烟斟酒倒茶。而在皇家只有老皇帝驾崩(乾隆帝除外),新皇帝才即位,所以大婚皇后从无“舅”可拜,而只能拜“姑”皇太后。
光绪皇帝大婚时,由钦天监占卜吉日,由光绪十五年(1889年)二月初二辰时(7点至9点)举行朝见礼。皇后与妃嫔首先向慈禧太后递如意 ,取其最吉祥之寓意,然后向皇太后捧#献馔,以示持奉惟谨。接着皇后向慈禧太后行三跪三叩礼,然后即席奉酒奉馔。内监撤席,皇后再到拜位行一跪一叩礼。礼毕,皇后回坤宁宫。
慈宁宫



银镀金累丝玉瓦嵌珠石如意



金如意


庆贺礼:
庆贺礼以宣读贺表为主要内容。皇帝的大婚属于国家的重大庆典,宫廷中的庆贺礼属于国礼,王公大臣都要叩拜在丹陛之下进献贺表。由钦天监官测出吉时,于光绪十五(1889)年二月四日辰时(7点至9点)行庆贺礼。由于慈禧太后垂帘听政,光绪帝也只是二臣,所以必须先率王公大臣到慈宁宫进献贺表,然后才可以御临太和殿接受王公大臣之进表庆贺,此中情形较为特殊。皇位于皇权相分离的状况迫使光绪皇帝对此西太后所行之礼,超出了家礼的范围,而行以国礼 臣礼。
光绪皇帝率群臣至慈宁宫行礼毕,御太和殿,王公百官上表庆贺,皇帝颁诏宣示天下。


颁诏礼:
皇帝的大婚与臣民百姓最大的不同是在“家”礼之外增加“国”礼,皇帝的大婚是国家的盛典,必须从国家的高度来安排诸礼仪,其中最重要的体现于婚成以后要向全国臣民发布诏书,以使天下皆知,这就是颁诏礼。外廷宴会结束后,立即就开始行颁诏礼,捧诏官将诏书放至天安门城楼的黄案上,然后宣诏官登上城楼,用满汉两种语言宣读诏书,文武百官于金水桥南排立,面向北行三跪九叩礼,宣读完毕,捧诏官将诏书置于一朵金色祥云内,用彩色丝线悬系,并衔于金凤口中,放下城楼。礼部司官跪接诏书,然后送礼部衙署设香案供奉,刊印颁发天下。


筵宴礼—(筵宴的席次如何安排)

光绪皇帝的宴席安排在太和殿正中,皇后的父亲及王公的宴桌分设在皇帝宝座的东西两侧,殿门外西檐下是督察院官员之席,东檐下是理藩院之席,丹陛上是二品以上诸世爵侍卫等之席,丹墀下左右排列三品以下文武百官席,外国来使席设于西面之末.筵宴的席次严格的依照等级制度安排.

(筵宴有那些节目)

   皇后的父亲率其族属先至慈宁门,向慈禧太后行三跪九叩礼,然后到太和殿丹陛东西面立.光绪皇帝来到太和殿升坐,午门钟鼓齐鸣,中和韶乐奏响<<会平之章>>,銮仪卫鸣鞭三响,皇后的父亲及其亲属行三跪九叩礼,丹陛大乐奏<<调平之章>>.礼毕,皇后的父亲率其族属依次进入座席,大宴开始.

  尚茶官先向光绪皇帝进奶茶,众人向皇后行一叩头礼,然后皇帝令侍卫向与宴大臣分赐奶茶.茶宴结束后,在吃酒席,由进爵大臣先后向光绪帝国 皇后的父亲 宗族以及参予宴会的大臣敬酒.

  酒足饭饱,丹陛上进行以"武"著称的庆隆舞表演,演员身着兽皮头戴面具,追忆先民于白山黑水创业之艰难.与宴大臣则在大殿内跳起了文舞喜起舞,两两一对依次向皇帝进舞,最后演奏蒙古乐曲 高丽筋斗 回子乐 粗缅甸乐等各项技艺.

  舞乐结束,皇后的父亲率其族属一跪三叩谢恩,礼部堂官向皇帝奏告礼成,鸣鞭三响,皇帝回到内廷,大婚礼仪的帏幕终于落下.

[/Point]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2-4 14:35:31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25 20:57:24 | 显示全部楼层

难道说皇帝每娶一个老婆就要结婚一次吗??

那不累死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8 15:40:26 | 显示全部楼层
明白,写的真清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GMT+8, 2024-9-27 23:28 , Processed in 0.040497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