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六月流音7在2007-6-7 22:28:54的发言:
其实在康熙手下做皇子..哪个不辛苦...不仅太子被这么骂..康熙的其他儿子好些被骂得更难堪...顶着欲加之罪的也不少...就历史资料看..康熙还是很疼爱太子的..精心栽培..那么个千古帝王..不能当寻常父亲看..对太子已属情谊深厚了....其他的皇子也指望不上这等待遇...
想要培养好其他儿子在清朝也是一种风尚..出发点是好的..十三后来是雍正的得力干将..老八也有追随他的皇子..这些皇子弄得好也能成为自己的得力助力..太子在向心力方面本来是处于绝对优势位置的...做得好能笼络一堆兄弟...倒不能完全说是康熙的错(虽然方法上确实有待改进..不过没有他这里的一笔实践雍正也不会痛下决心彻底解决这个问题)..他也尽力维护太子防止党争了..索相明珠老八..哪个不是他残酷打击下去的?..太子的关键问题并不是在兄弟上..没有兄弟他会没有自己的势力吗?不会的..作为太子..多少大臣来巴结...他做太子几十年...自己的门人也少说好一打了..一人连一人...推荐入朝的..过来追随的...怎么可能没有自己的一派人自己的势力圈消息圈?...这是任何官场上都没法避免的..没有才要让人怀疑他的能力..他问题在于..那些跟随他的人多了..给康熙的至高皇权带来了压力...老八也是因为势力太大让康熙感到自身权力受到威胁才被打击..即使是儿子..皇帝在位时权力是不容质疑的..当他发现太子或哪位皇子竟能那样影响朝廷时..他会感受到自己权力旁落的威胁..这对康熙这样的封建君主是绝对无法容忍的..所以他要把这样的势力控制在自己手下...那些罪名啊批评的话语不过是康熙一句话...不是谁真的是怎样不好..不过是借此打压的说辞罢了..让大臣们都明白明白...
这么说还是康熙的错.
康熙第二次立胤礽,一半原因是出于感情因素,另一半是出于把皇八子压到自己身上的重量分出一半给胤礽。可康熙老头似乎忘了一件事,胤礽与他产生矛盾的最大的原因还是因为他总不让位,或者说难听点,他总不死,而让胤礽感觉前途渺茫。他被复立太子后,企图重新结纳亲信,扩张势力的欲望本就很正常。这时的他已经三十五岁,而其他几个皇子的势力正在慢慢地扩大,这样的形势放在任何人面前都会有所担心的。万一出变故该怎么办?万一,自己再被废了该怎么办?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不可预知,也不可能让他放心。就在他时时担心的时候,又有谣言说“东宫虽复,将来恐也难定”。这话对他来讲犹如惊弓之鸟。
这样,双方基本上已成鱼死网破之势,都在往对方头上扣屎盆子.(当然,康熙还是占优势.)
你说太子门人一大堆,这是康熙为了牵制其他阿哥所用的平衡之术.到后来,康熙为什么感觉受到威胁?不是因为太子的势力,而是他发现太子已无法抗衡8了.他觉得胤礽已经可有可无了.
唉,这康老爷子也不想想,这不是他老挖太子的墙角造成的吗?一方面,他想要胤礽长得更加茁壮,另一方面却总挖胤礽的墙角。矛盾而他自己却觉察不出来。
胤礽,本来是好好的一盆倾国之姿的牡丹,康熙却硬是将他弄成一坨无用不堪入目的仙人掌!
你说不是康熙的错,那就是皇帝的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