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翩若惊鸿在2007-2-19 22:42:36的发言:
皇后在独子夭折,肝肠寸断之余。还要保持一颗平常心来写这封家书,安慰康熙,对于一位母亲真的很残忍。
“奈何生而孱弱,婴疾频仍。自诞辰以来,妾夙夜忧惧,恐因殇折而遗痛于陛下。死生无常,天命有数,非人力可强。今虽作隔世游,妾亦无所悲。”
尤其是这段,把儿子的夭折归于其福小命薄,读来辛酸呢
惊鸿,这段的灵感实在来自凌力的《少年天子》,董鄂妃在四阿哥去世之后,反过来安慰皇太后孝庄的话:四阿哥产下后,我常常怕他夭折,使太后、皇上忧伤。他长得越招人爱,太后和皇上越喜欢他,儿心里越是不安。如今他果然短命而去,幸而太后自重,没有因悲痛而伤圣体;也幸而皇上自重,没有因哀伤而妨政事,儿实觉自慰,岂敢为此一块肉而劳太后和皇上长久挂怀呢?唯愿母后不再伤悼,保重圣体要紧。
皇后丧子的悲伤可以想见,但是却不可流露,就像康熙一样,在知道嫡子殇逝之后,还需要“含痛问安,笑语如常”,说,“稚子事,朕无甚介意”。(见《实录》。)但臣子体察了他的悲伤,让他移居磐石台数日,以缓解哀恸之情。(见《起居注》。)
康熙初年这些皇子中,承祜不是早殇的第一人,也不是最后一人,但皇后是唯一一个嫡子殇逝之时康熙在外陪伴孝庄的。所以一个人在京师,还需要劝慰孝惠,更是艰难。
不禁想起一句话,“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离京之日,孩子尚可承欢膝下,一朝归来,却唯有荒冢,康熙做何感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