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道具 举报
档是死的,人是活的~
相信她们有可能在得势的时候得到好得多的待遇
但是,这和实际上给的份例有一定的差距。就拿乾隆的容妃为例。容妃当贵人的时候,每年得的年例为:银一百五十两。当容嫔与容妃时,每年的年例都是:银三百两。所以,与书上记载的还是有点出入。
锦书,你想想看,《容妃遗物折》上仅仅首饰一项中的红蓝宝石就二三百块、东珠一千余颗……怎么来的?哪一项是按例赏的?既然档案细致到了赏赐一碗菜都记录(比如容妃三十岁生日赏赐记录),遗物折上如此大宗的赏赐为什么不记录呢?再次证明了档案只是官样文章。
赏赐也是有定例的,以为随便赏啊?哪一级的妃嫔,在什么节日,什么庆典,赏什么,赏多少,都是明文规定好的!!!我说了赏赐是宫分的吗?
首先《容妃遗物折》不是一个赏赐底档,这只是在容妃去世以后,清点记录她生前遗物的一份文字。我上面举例说了,在容妃生日时,小到一碗菜都详细记档,而她遗物中的大部分贵重物品,却从不见原来有过任何正式的赏赐底档记录过。
到底是皇后,就是好,唉~~可怜的常在'答应..................东西好少
没有什么得不得势的,风水轮流转,要看皇帝的喜欢了!每个后妃的定例是不会变的,不过,能得到皇帝的宠爱,也就意味着可以得到比别人更多的赏赐吧!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GMT+8, 2025-5-11 14:19 , Processed in 0.023279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