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往年不同,在这一年的生日庆典上,将出现一群与众不同的客人,历经千年几近完美的礼仪制度将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公元1793年夏天,一支来自英国的船队驶进中国舟山群岛的定海港口,英王乔治三世的特使马戛尔尼率领着庞大的使团,以为乾隆祝寿之名进入中国。英国使团成员在日记中纷纷记录了他们来到中国的第一印象。而随行画师亚历山大的作品也让今天的人们见到了1793年的中国。
“这里的房子最高只有两层,曲线优美的屋顶,而且居然没有任何防备野兽和盗贼的设施,这个国家一定很安全。”
“处处都是令人吃惊的忙碌景象,中国没有闲人,也看不到一个乞丐。数以千计的穷人愿意用肩膀抗运车子所无法装载的东西。”
“中国人从小就受到做人要和气,待人要礼貌的教育。”
“老年人和家里的年轻人住在一起,每家都保留家谱,祖先的榜样不断被援引,本家族每年至少一次在一起祭扫祖坟,家族成员之间从不中断往来,叔叔会对侄子说:‘亲人之间,不必客气。’”
很快,中国人生活中时常出现的一个动作也让英国人迷惑不解。
英国使团正使马戛尔尼这样写道:
“一名中国领航员和他的几名同胞上船帮助我们。他们非常好奇地参观了船上的一切设备。当他们在会客室里看到他们皇帝的画像时立即跪下,十分崇敬地磕了好几个头。那画像是20几年前一个商人带回英国的。这很有趣,一个去过中国的医生先前告诉我,大使必须对中国皇帝行三跪九叩礼。为了英国的荣誉,我不会那样做。”
只有在上帝面前才会双膝跪地的英国人自然无法理解叩头,在中国礼仪中的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