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 Board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纯暖花开

孝慎为再娶,不是扶正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31 13:30:48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嘉庆12年的时候是选过一次秀女的。

谕旨中的说法是这样:嘉庆13年,大于等于15岁没选过秀的姑娘。也就说她们在12年的时候都起码是14岁,这年没选过,那么到了15年也肯定最低17岁,超龄了。

换句话说,嘉庆给儿子挑续弦,就是要求像孝慎这样前两次都没选、下一届肯定超龄的三品以上官员的女儿。

 

漱芳斋?不可能啊?可能是撷芳殿。。。漱芳斋是戏台或者是宴请的地方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30 16:41:43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蘅芜公爵在2008-12-29 22:31:49的发言:

所谓18岁,也是周岁,何况成亲还是在嘉庆13年12月以后,公历都到1809年年初了,就算是还勉强在18岁范围内,虚岁也至少十九了,清廷的“十三至十七”岁选秀,指的也是虚岁,也就是说孝慎至少超龄两岁了。她在十三至十七两次落选???

 

一个不管出于什么原因落选两次的人,怎么还能再被考虑?还是成为实际上的太子妃?

 

清朝重礼节,皇子(还是实际上的太子)也应是受礼的表率,原配,还是出身高贵,感情好的原配去世,居然连一年折服都没有,当年就立马续弦?那一朝的礼法社会风俗如此?

你信也好,不信也好,事实如此,道光就是在孝穆死后一年不到,就娶了孝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30 17:56:42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超龄入选的事也不是没有。比如慈禧,生于1835年,咸丰二年即1852年才选进宫,当时周岁十七岁,虚岁已经十八了。同治的皇后生于1854年,1872年大婚,时年已经虚岁十九。隆裕就更不用说了,二十大几才嫁人。可能不少秀女选中之后因为种种缘故,要延宕一二年乃至更久才能得到指婚。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2-30 18:15:58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30 18:54:45 | 显示全部楼层

慈禧因为父辈贬官原因,之前的选秀不够格,她的选秀是挂尾,何况可能由于没过生日等原因,实际开始选拔时还未超龄

 

孝哲是因为同治本人年龄尚小,大婚之前免去了好几次选秀活动,孝哲本人又是皇后热门人选,必须等皇帝到了大婚年龄才好参选

 

问题是孝慎并不是“选中之后因为种种缘故,要延宕一二年乃至更久才能得到指婚”,而是她参选的时候就已经超龄。嘉庆十三年,孝慎过没过当年的生日都十九以上。

 

而且,以孝慎的家世不存在像慈禧之前不够格的问题,也不存在皇子年龄不够所以要等的问题,她此次还能参选说明她之前在适龄范围内落选了两次,我只是疑惑一个不管出于什么原因落选两次的人,怎么还能再被考虑?还是成为实际上的太子妃?

 

 

而且我也非常疑惑,

清朝重礼节,皇子(还是实际上的太子)也应是受礼的表率,原配,还是出身更高贵,感情深厚的原配去世,居然连一年折服都没有,当年就立马续弦?那一朝的礼法社会风俗如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30 20:36: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是两次落选了?第一,每个人选秀只选一次就可以了,第一次没选上,第二次不用选了。不存在落选两次的问题。第二,如果她的确是乾隆56年生的话,选秀成亲那年也是虚岁18岁,周岁17岁而已。选秀女规定的13到17岁,也只是“规定”而已。事实上,的确有11岁就选秀的,也有19岁才选秀的。在清末很多秀女名册中可以发现,13到17岁并不是绝对的。

 

另外,那个道光10年40大寿的记载具体文本,好像从来没写出来过,不知道记载在哪里。只能存疑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30 21:00:07 | 显示全部楼层

秀女超龄的原因,也挺多的。比如当时正好生重病,只能等下一届了。或者人在外地,没有办法赶回北京。也有可能家中有人刚刚去世,要守孝等等。。。。

 

至于为什么嘉庆在孝穆死后头七时就选秀让绵宁续弦,是有点奇怪。当时道光膝下单薄,就一个宫女怀孕,是男是女还不知道。老爷子急着抱孙子吧,不孝有三,无后是大,何况绵宁还是太子呢。。。。反正规矩都是人定的,皇上说娶,谁敢说不准啊。。孝穆和绵宁结婚那么多年,一个孩子都没有,别的女人也没生养,说不定嘉庆早对这个儿媳妇不满意了,嫌她不贤惠呢。

 

另外,道光大儿子奕纬的嫡福晋瓜尔佳氏六月份刚死,下个月他的侧福晋就被扶正了。估计人还没埋下去,灵堂还没撤,就赶紧鸠占鹊巢了,这又是哪门子规矩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30 21:39:56 | 显示全部楼层

侧室扶正还勉强能解释,毕竟不算迎娶新人了,这也是为什么我一直怀疑孝慎扶正的原因,即便是原配去世一年之内扶正小妾,也不太和礼数,但毕竟不算是大张旗鼓迎娶新人。

 

就算按虚岁,孝慎不是1790年出生,最晚也是1791年,到嘉庆十三年还是十八周岁,只要过了农历年就是虚岁十九岁,成婚的时候更是年底,按农历她也马上虚岁二十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30 21:42: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落选两次,以孝慎的年龄也得落选一次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30 22:26:55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蘅芜公爵在2008-12-30 21:39:56的发言:

侧室扶正还勉强能解释,毕竟不算迎娶新人了,这也是为什么我一直怀疑孝慎扶正的原因,即便是原配去世一年之内扶正小妾,也不太和礼数,但毕竟不算是大张旗鼓迎娶新人。

 

就算按虚岁,孝慎不是1790年出生,最晚也是1791年,到嘉庆十三年还是十八周岁,只要过了农历年就是虚岁十九岁,成婚的时候更是年底,按农历她也马上虚岁二十了

不对啊,她是1791年5月生的。嘉庆13年是1808年。13年正月是17周岁,严格地说是16周岁零8个月,虚岁18啊。你算算看诺。。。

 

一楼说了,“未经选过逾岁及现年十五岁者查明,于二月十七日送赴圆明园选看。”也就是说,她之前没有选过秀,至于为什么就不得而知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2-30 22:30:01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29 22:31:49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谓18岁,也是周岁,何况成亲还是在嘉庆13年12月以后,公历都到1809年年初了,就算是还勉强在18岁范围内,虚岁也至少十九了,清廷的“十三至十七”岁选秀,指的也是虚岁,也就是说孝慎至少超龄两岁了。她在十三至十七两次落选???

 

一个不管出于什么原因落选两次的人,怎么还能再被考虑?还是成为实际上的太子妃?

 

清朝重礼节,皇子(还是实际上的太子)也应是受礼的表率,原配,还是出身高贵,感情好的原配去世,居然连一年折服都没有,当年就立马续弦?那一朝的礼法社会风俗如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GMT+8, 2025-7-4 07:56 , Processed in 0.028699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