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登上大妃位子的阿巴亥对努尔哈赤更加小心翼翼,为了自己和儿子们的未来,她悉心的揣摩着老皇帝的心意。面对身边温柔可人的妻子,随着多尔衮兄弟的长大,努尔哈赤越来越对着母子几人刮目相看了。他在代善之后一直没有在表露自己的心意,恐怕就是在等着多尔衮长大,等着让他们在多立一些功绩。可是,努尔哈赤终究没有实现自己的这个愿望,始料不及的仓促结局让他倍感遗憾。
统一关外之后,努尔哈赤的目光转向的大明朝,征服大明一直以来都是他的梦想。天命十一年初,努尔哈赤亲自率领十三万人马攻打大明,可没想到的是,这个戎马一生的老皇帝却栽在了明将袁崇焕的手中,铩羽而归。这场战争的失败对于努尔哈赤不只是精神上的打击,也让他的身体上遭到了重创(传说他在战争中受了炮伤)。
天命十一年七月二十三日,伤势加重的努尔哈赤前往清河汤泉疗养。 但是汤泉的水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自知即将不起的他急忙于八月初七通知阿巴亥来接他回盛京。阿巴亥闻讯立刻乘船前往,最后两人的船只在浑河上的叆鸡堡河段相遇了。可是,努尔哈赤终究没有再能回到盛京,而是在八月十一日那天下午距离盛京四十里的叆鸡堡驾崩了。
在努尔哈赤死之前,阿巴亥是唯一一个陪在他身边的人。
今天,我们无法知道,在太祖临终之前到底有没有向阿巴亥留下遗言。以他周密的个性来说,不可能没有任何交待就离开人世。可是后来我们也看到,阿巴亥也并没有提到关于遗言的事情,反而使皇太极等人说出了另阿巴亥丧命的大汗遗诏。飘飘在想,阿巴亥没有说出遗言又两个可能,一是努尔哈赤最终选定的继承人不是她的儿子,而是四大贝勒之一,所以阿巴亥不愿意说。当然,这种可能性其实不大,如果真有这样的遗言,那么最后竟然被逼殉葬的阿巴亥不可能不说出来,以保全自己的性命。而对于皇太极来说,有了阿巴亥这个大妃亲口所说的遗诏,比共推汗王来得更加有理有据。所以只剩下一种可能,努尔哈赤临终前心仪的继承人就是阿巴亥的儿子,而聪明的阿巴亥却清楚的明白,光靠着句话要让自己的儿子继位,可能兴是极其小的。因为在有的时候,先皇的诏书并没有真正的实力来的有效,说出来反而会给自己的儿子带来杀身之祸。所以,阿巴亥最终选择了沉默。
当皇太极成为新的汗王之后,所作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要让阿巴亥死。其实飘飘相信,这个时候的阿巴亥或许造就料到这样的结局了。就像我前面所说的,她的死虽然无奈,但也不是在乞求和急不情愿的情况下死的。她的死,也许就是为了保住自己尚在幼年的三个儿子。
关于让阿巴亥殉葬的遗诏,《清太祖实录》中记载,“大妃饶丰姿,然心怀嫉妒,每致帝不悦,虽有机变,终为帝之明所制。未免留之恐后为患,俟吾终,必令殉之。”
这条遗诏同样疑点重重,一来努尔哈赤死前只有阿巴亥一人在身边,难道她会把这张置自己于死的东西交给皇太极?另外,从遗诏的内容上看,努尔哈赤对阿巴亥十分不满,因为她经常热自己不高兴。这里我们不得不说,努尔哈赤对阿巴亥的宠爱大家有目共睹,如果阿巴亥老是让他不高兴,他又为什么会这么宠爱这个娘家已败,又嫉妒成性的女人呢?
这里面的问题不肖飘飘多言,我们都可出来者不过是皇太极等人扫除障碍的阴谋而已。但是,早已料到这种结局的阿巴亥却仍旧在临死前将了皇太极一军。她让皇太极当着所有人起誓要善代多尔衮兄弟,另到皇太极没有任何选的余地。至此,我们从前面说到阿巴亥没有说出太祖真正遗诏的原因推测来看,她的母的确是就只是要保住几个儿子,至于她自己,恐怕她早就顾不了那么多了。
在阿巴亥的死上,从来没有人认为她又自愿的成分,也从来没有人相信她是真的会舍不得太祖皇帝。可话说回来,近三十年的夫妻,努尔哈赤的确对阿巴亥不薄,难道阿巴亥就真的对丈夫毫无眷恋了吗?聪明的她其实很容易想到,自己一切的荣宠全部都是来自于太祖对她的爱,没有了太祖,她的一切也就结束了。所以飘飘宁愿相信,在这场阴谋之下,这是阿巴亥真正发自肺腑的遗言:“吾自十二岁事先帝,丰衣美食,已二十六年。吾不忍离,故相从于地下。”
就这样,在努尔哈赤死后不到二十四个小时,大妃阿巴亥就在中贝勒的监督下自尽了。一个多小时以后,她的尸身被同太祖皇帝一起盛殓入葬,可见希望她死的人是多么的迫不及待。另外还有那个曾经诬告她的小福晋也一同殉了葬,虽然这对皇太极来说不过是杀人灭口,可对于九泉之下的阿巴亥却也算是报了小小的一个仇。为此,她也可以含笑九泉了。
其实从阿巴亥最终的结局看来,她实际并不是个很有野心的女人。二十多年的至尊荣宠,拥有三个儿子,却丝毫没有培养起自己的势力,以至于最终因此而丧命。可见在阿巴亥的人生里,她只不过是想当一个幸福的妻子和母亲。当然,最后她为了儿子而死,又可以与丈夫永久厮守,也算是人生最终如愿以偿,尽管这方式是那样的残忍与凄凉。
(全文完)
请大家继续关注第二部《海棠依旧》
[em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