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昏时的公主府

飘飘注释:这条路上,曾留下了谁的身影?
夜色下的恪靖公主府

飘飘注释:让人仿佛依稀看到三百年前的月色下,一个站在湖边回廊上凭栏远眺的凄美身影。
公主府周边景色


恪靖公主府(又称清公主府),位于呼和浩特市北郊新城区赛罕路公主府街11号。
公主府建于清代康熙年间,距今已有300余年的历史,是清康熙皇帝的六女儿和硕恪靖公主居住过的府邸。公主府现占地面积18000平方米,古建筑面积4800平方米,房舍60余间,为四进五重院落,是塞外保存较为完整的一处清代古建筑群体,具有较高的历史、科研和艺术价值。公主府内现举办有呼和浩特历史文化名城展览、土默特蒙古族、满族、回族民俗展览。
府第共5进,有过厅、大厅和内院,门前立照壁,东部有假山、池沼。据抄本《公主府志》载,府中先后居住顺治第四女静宜公主、多尔衮的曾外孙女和硕格格、康熙第六女够恪靖公主。府第旧址虽经多次改筑,但依稀可见其旧的格局。
飘飘注释:
首先说一下关于“静宜公主”的问题。第一,这个“静宜公主”绝对不是端敏公主。端敏公主的确是嫁到了蒙古。但她是嫁到了科尔沁达尔汉部,她的丈夫是达尔汗亲王班第,而这座公主府的男主人是喀尔喀蒙古的土谢图汗,并不是一回事。
第二,这座公主府是由恪靖公主最先修建的,也就是说恪靖公主是府第的第一个主人,在此之前不可能有顺治的女儿住在这里(恪靖公主是顺治的孙女),这应该是顺序上的错误(当然,如果这座公主府在建成之前有原型基础的话就另当别论了)。况且顺治皇帝不论是亲生女儿还是养女都并没有静宜公主这个人。所以飘飘认为,这个“静宜公主”实际上应该是“静宜格格”,因为清朝曾经有四百多位皇室女儿嫁到蒙古,而只有公主下嫁有明确记载,其他人就比较模糊了。这个“静宜格格”应该就是以郡主、县主之类的身份嫁到蒙古的,并且并不是顺治的女儿,但有可能是顺治女儿辈分上的人,毕竟当时皇室人多,辈大年纪小的事情也不是没有可能。
另外,由于当时正是噶尔丹占领喀尔喀蒙古之际,所以土谢图汗才会在归化城(呼和浩特)居住。但后来,噶尔但失败,图谢土汗迁回了库伦(乌兰巴托),恪静公主也在去世之前回到了喀尔喀,所以这座公主府后来的主人应该就不再是土谢图汗部的家人,而是另有所用。
不过,还有一种可能行更大的情况,那就是“静宜公主”其实就是“恪靖公主”。在说明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看“静宜”二字的由来。
当年恪靖公主暂住过的清水河曾有一块功德碑,碑上歌颂她“自开垦以来,凡我农人踊跃争趋者.纷纷然不可胜数”,“实公主之盛德所感也”。这几句话形容的就是恪靖公主暂住清水河期间,曾圈地4万余亩开垦种地,吸引了杀虎口外大批汉民前来垦殖,连年丰收之事。为此,康熙曾亲笔御书两匾训示警戒自己的女儿。一匾日“萧娴礼范”,一匾日“静宜堂”,挂在公主府的过殿和寝堂。这就是“静宜”二字的由来。
由于当时“静宜堂”是恪靖公主的正寝,所以恪靖公主有可能又被称为“静宜公主”(实际上恪靖公主还被人称为“海蚌公主”,以影射她的干政)。正是这种称呼上的差别,使得后人对此产生了误解,以为恪靖公主和静宜公主是两个不同的人。
除此之外,上面还提到了说“静宜公主”是顺治皇帝的四女儿。我们抛开顺直不谈,单说这“第四女”。恪靖公主是康熙皇帝的第六女,但因为前面有四个姐姐幼年夭折,没有序齿。而康熙又收养了恭亲王的女儿为养女,并且序齿在恪靖公主之前,所以恪靖公主的真正齿序是康熙四女,人称四公主。在归化的时候包括归化将军在内都称她为四千岁等等,所以飘飘认为,在这个问题上也是前人的理解错误,误把康熙的四女当作了顺治的四女。
以上就是飘飘总结的关于“静宜公主”问题的两种可能。相比之下,飘飘本人更倾向于第二种可能。大家也可以自行判断一下。
其次就是关于多而衮曾外孙女的事情。首先,《公主府志》虽说是地方记载,但应该也不至于会捏造事实,顶多是出现一些错误而已,并且这段文字并非志记载在《公主府志》中,而是在《清实录》也有提及,所以应该比较可信。
如果这样说的话,那么这个多尔衮的曾外孙女也就是有可能的确有其人了。我们都知道,多尔衮获罪后,他的独生女儿东莪便被交给信郡王多尼抚养。之后,关于东莪的消息就再也没有官方的记载。但就飘飘看来,东莪最后的结局应该是被嫁到了蒙古。这也是惯常的做法,因为虽然东莪的父亲获了罪,但东莪并没有被逐出宗室(但你要说因为多尔衮当时被逐出宗室,东莪也应如此例的话也不没什么错)。不过既然东莪被交给信郡王抚养,应该就没有那么绝对的称为平民。而当时所有宗室女子出嫁都是要有皇帝做主的,而像东莪这样尴尬的身份,不论是皇帝还是信郡王应该都希望将她妥善安排,那么嫁去蒙古当然是最好的办法。即能够是朝廷获益,也算是给东莪一个对等的归宿,因此飘飘认为,东莪很有可能是嫁到了蒙古。
那么如果东莪所嫁的人是一位蒙古亲王的话,东莪的孙女拥有和硕格格(郡主)的称号也就不奇怪了。另外刚才飘飘有提到过,噶尔丹失败后,归化城就不再是图谢土汗或是恪静公主的封地,尽管如此,这里还是可能居住着喀尔喀四大部其他的贵族,尤其是亲王,因为喀尔喀是汗王部盟,亲王留在漠南并不是希奇的事情。当然,即使不是喀尔喀部,也可能是其他漠南蒙古部落的亲王。
至于这位和硕格格的丈夫是谁,飘飘还没有找到相关的史料,不过要想知道这个应该不算困难,只要弄清楚这座府第是哪个部落的贵族居住,就可以从《藩部世表》种查到他的信息。这个有机会飘飘一定会自再求证。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2-23 16:42:27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