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
盛住就是3儿子,2孙子。4个男主人们都不流放了,其他的女主人们,七大姑八大姨,老妈子小丫鬟,扫地的看门的,还用得着流放吗?当然是留在北京伺候小少爷们啦。全家流放?你最好先去查查盛住家到底只有几人去黑龙江。
要论政治地位绝对是英和高。嘉庆可以为了盛住是孝淑的哥哥开恩,那道光就更可以为了英和是两朝元老,索绰罗家族为皇室服务近百年,自己上台之初,英和没有给道光少帮忙,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份上,刀下留人了。这个理由远远比嘉庆那个裙带关系的理由上台面。
第一,陵寝漏水的罪魁祸首得到了处分,对满朝文武有了交代。
第二,皇帝因为英和是老臣而开恩,恩威并用,还能收买人心,让全体老臣感动得唏哩哗啦的。
第三,皇帝自己出了气。
第四,给足了为英和求情的人的面子。
第五,硬要把英和杀头,那么绵课和戴均元等也要罪加一等,一个要革爵,一个要流放,哪个朝廷经得起这个动静?
一举多得,道光何乐而不为?有一个套路和公式啊,“某某之罪按律or按部议处应该如何如何,但是念在某某原因上,朕网开一面,从轻发落。望其好自为之。”“按律应该如何”,只是雷声大雨点小而已。某人在某个社会环境中真正应得的处分就是那个“雨”,不是那个“雷”。只要不涉及“平民愤”和个人经济问题,一切ok,死不了。这不是一个法律问题,是一个政治问题,你居然还真把“按律怎么地怎么地”给当真了。按照你的方法来判,朝廷要一半人都要杀头了。事实上给高官和重大事件量刑,活罪还是死罪,流放还是降职,根本不需要也万万不可以按大清律来判的。何况大清律也没说渎职罪一定要杀头啊,渎职还是把英和往重里头说了。
其实你也应该可以感觉到英和这个人当时应该是一个很会当官的人。你也知道一些笔记什么的还说他是被孝全害的呢。这和孝全没什么关系,这些外官不大了解内宫的事情。但是多少可以体现当时人对英和还是很同情,同僚间的声望也挺高的。他们不敢怪道光,只好找倒霉的孝全出气了,怪她乱吹枕边风。他们估计觉得给他判流放都判重了。
你有时间的话,可以去谈探讨探讨为什么英和的儿子没多久就被道光从黑龙江召回北京,官复原职。之后他们还一路高升,丝毫没有受到陵寝案的影响。英和死后道光还特地让他按照三品官的级别来礼葬。其实,这一些已经和陵寝案子没有关系了,但却是最有价值的,远远比孝和的有没有徇私枉法,皇帝皇后人家夫妻感情好不好,更加值得探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