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朝满文奏折,清实录,大清会典,这些你确实都看过,但是对于你的个人素质,看了也没用,你根本不懂历史、政治及当时的环境,你没有思维,看了这么多资料,都是为了证明你那些无聊的论点而已。你文采不错,但也就仅仅是文采不错而已,没思想。别在这里说别人不学无术了,你自己学这么多,不也是在发表傻子观点嘛,她捧她的孝懿,你吹你的孝诚,差不多。
这段话我认为也有一定的道理,首先,我对这位木曦MM不熟悉,只是听说木曦骂人比较露骨,具体情形不是很了解,不管怎么说,还是希望大家理性地探讨问题,注意语言要文明。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乾隆网上党派林立,各派后妃、皇子粉丝们凭一己之好恶夹杂着个人主观情绪为自己心中所拥护的历史人物而大肆攻击对方,这绝对不是正确对待历史的态度。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乾隆网是个历史论坛,以讨论历史为主,如果脱离正确的历史观,凭一己之好恶和想象化来对待历史人物,这与YY没有本质的区别。不管是所谓的“太子党”,还是“四爷党”、“八爷党”等,既然称到“党”,免不了结党营私的嫌疑。结党者,就是粉丝们凭借各自的主观观点,臭味相投者结成党羽,营私者,就是基于结党的基础上,以自己的个人情绪维护自己的所谓YY对象,以达到私心及自私目的。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假如乾隆网上各派粉丝相互攻讦,大家都坚持自己的主观观点,而不遵循客观历史,试问,乾隆网论坛还能称其为历史论坛吗?那不就变成了粉丝打口水仗的战场了吗?乾隆网将何去何从?乾隆网上的衮衮诸公将如何定位乾隆网?
某些人不要以为自己看了多少满文奏折、清实录、大清会典、清史稿等历史文献资料就错误地认为自己如何引经据典、有多大的说服力,关键问题还是在于自己的心理素质。稍有点辩论水平的人都会想方设法地为维护自己的观点从文献资料中寻找有利于自己的佐证依据,好比律师为罪犯辩护,虽然明知自己所辩护的罪犯犯了罪,但是为了给自己的当事人减轻或开脱罪责,也会寻找种种法理依据,达到自己辩护的目的。对于历史爱好者来说,如果不是本着客观地看待历史或评价历史人物的态度,慢说自己读了一些满文奏折、清实录、大清会典、清史稿等历史文献资料,掌握了一些肤浅的历史知识来附会自己的主观观点,即使读遍了所有清史史料,也不过是掩耳盗铃,以叶障目,哄骗世人而已,外加自欺欺人。
要知道,书生愚见与政治家的远见卓识尚且有天壤之别,更别说某些粉丝的小妇人见识,连书生愚见的层次都达不到。正如木曦所言,根本不懂历史、政治及当时的环境。不懂得理论和实际的联系,没有正确的思维方式。看了这么多资料,都是为了证明自己那些无聊透顶的论点而已,根本是不登大雅之堂的。文采即使再好,大不了就是使小妇人见识上升到书生愚见,那又怎么样呢?文采出众的人古往今来多的是,如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谈起兵法来好象头头是道,但运用到实际中去就显得呆板僵硬,误人误己甚至误国。这种死读书,读死书的人即使博览群书也于国家和社会无益。读书是件好事,知识是积累越多越好,活到老,学到老,学海无涯,学无止境。但要有自己的正确思维和判断能力,怎样把自己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有意义的地方,否则就如同套用一句文革用语:“知识越多越反动。”某些人在对别人说三道四、指指戳戳的同时有没有反省一下自己的思维和观点呢?假如认识到了自己思维和观点的不足处,就不要妄加评判,要谨言慎行。有时候,自己的错误认识往往会误导相当一部分不明真相的人群,论语有云:“一言以兴邦,一言以丧邦。”
不要以为自己读了几本书,粗通些皮毛就自以为是,对别人说三道四,妄加指摘,不知天高地厚。要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旁观者清,自以为自己多么高明的人,在真正的有识之士眼中却是那么的不堪一击。总不过是自己在坚持自己的错误观点,你捧你的孝诚,她捧她的孝懿,某人捧某人的康熙废太子、老八、老十三等等,说到底都是一丘之貉,殊途同归。其实究其本质,相当愚蠢。
本人身为乾隆网的老会员和一名历史爱好者,忝为版主之位,发表上述观点,其目的在于维护乾隆网的整体和谐和求真务实对待历史的态度,站在历史公正的立场,决不依附于某一粉丝集团。不为某历史人物招魂纳幡,也无意于攻击论坛和我熟识的任何友人,当然也不排挤新来论坛的会员。但是我希望本论坛新老会员都能本着求真务实、客观辨证的态度来看待历史,不唯己,只唯实,理性地探讨历史问题。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