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 Board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020|回复: 30

康熙皇帝嫡母--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孝惠章皇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8-5 17:27: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当年梅雪伴,今岁暮春迟。
银杏舒新叶,木兰盖绿枝。
花当亭畔发,香逐雨中移。
别殿陈鲜蜜,尚方献瑞芝。
康熙皇帝


康熙皇帝嫡母——科尔沁
博尔济吉特氏孝惠章皇后


顺治十一年(1654年)康熙皇帝玄烨出生的三个月后,他有了一位嫡母,即顺治皇帝福临的第二位皇后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史称为孝惠章皇后。当她来到紫禁城时,年龄还不到13岁,比玄烨年长才12岁又5个月。玄烨八岁时,母亲佟佳氏病故,玄烨心目中除祖母孝庄文皇后以外,嫡母自然更加重要。

孝惠章皇后身世

一个女人走了,另一个女人又进来了。国不可一日无君,国君也不可一日无后,皇帝没有皇后,那将皇宫倾倒,乾坤失调,朝廷无法面对百姓。顺治帝废后之后不久,皇太后孝庄文皇后又为顺治帝选了第二位皇后,科尔沁镇国公淖尔济贝勒的两位女儿同时被接进了皇宫内。她们是皇太后的侄孙女。两位博尔济吉特氏姐妹,姐姐被册封为皇后,即孝惠章皇后,妹妹被册封为皇妃,史称为淑惠妃。
孝惠章皇后平和文静,善良温厚,秉性淳朴,亦极美貌,她是孝庄文皇后的侄孙女,科尔沁镇国公绰尔济贝勒之女。绰尔济贝勒是孝庄文皇后的二哥察罕之子。据《内国史院满文档案》记载:“顺治十一年十月十一日。以大婚已成礼,谨奉笺称贺皇后:伏以应天承极,喜溢椒房,训于徽音,祚于玉石。敬惟皇后殿下,功至山河,德配睢麟,福逢天命,温恭表范。详开玉宇,瑞启璇霄。”
孝惠章皇后成为顺治皇帝的第二位皇后,是孝庄文皇后选定的。顺治帝除孝惠章皇后外,还有静妃(已废皇后)、佟妃(康熙帝亲生母亲)、贞妃、淑妃(皇后妹妹)、恪妃、恭妃、端妃及庶妃数名,但他痴迷于董鄂妃,甚至产生再度废后之心。
皇太后想通过新选进两位隹丽少女来转移顺治帝的感情。然而,她没有想到,这丝毫没有改变顺治帝的痴情,甚至顺治帝怨恨皇太后,形成逆反心理。多尔衮选给他的他不要,皇太后选给他的他也不要。
顺治帝的逆反心理,把第二皇后和皇妃博尔济吉特氏俩姐妹撇到了一边。
新来的皇后和皇妃姐妹俩离开家乡来到宫时,怀着一种新鲜而好奇,并幻想着美好的未来。可是,到了皇宫,连皇上的影子都见不到。
虽然皇太后布木布泰关心这两位皇后和皇妃侄孙女。但是,皇太后无微不至的疼爱和照顾,无法弥补姐妹俩心灵上的创伤。姐妹俩最后也把青春年华葬送在冷宫之中……
顺治帝以为她“又乏长才”,因而对她疏远,并总是找碴儿压抑她。据《清史稿·后妃传》:“顺治十五年五月,皇太后不豫,上责后礼节疏阙,命停应进中宫笺表,下诸王、贝勒、大臣议行。三月,以皇太后旨,如旧制封进。”据《清世祖实录》记载,顺治十四年冬孝庄文皇后患病,这后十二月丙申愈好,福临为此“发内帑银十万两,一半给八旗兵丁,一半遣官赈济畿辅贫民。”“十五年正月庚子,为此颁大赦诏,曰:帝王以孝治天下,莫大乎事亲。……近者……皇太后圣体违和,朕夙夜恭事,忧念实深。幸赖我圣母懿德素昭,弘麻克迓,仰荷天地祖宗眷佑,今已大安。……遘兹莫大之嘉祥,宜布非常之恩赦。”其自王公以下,中外臣僚,并加恩赉。直省逋赋,悉与豁免。吏民一切诖误,咸赦除之。”
这年孝庄文皇后四十六岁,年事并不算高,病也并不严重,顺治帝如此大举,他显然是想借题发挥,为废第二皇后制造舆论。顺治帝大赞董鄂妃如何侍候皇太后的美德,而指责皇后(孝惠章皇后)没有去侍封皇太后,也未遣使问候,皇后有违孝道,谕令群臣议之,决定废后,立董鄂氏为皇后。
当时董鄂妃也怕自己封皇后之后的处境,董鄂妃知道自己的身世,知道她自己宫中没有稳固的基础,弄不好身败名裂。董鄂妃对顺治帝说,如果皇上废掉皇后,妾必不敢生。
顺治皇帝不爱江山爱美人,虽然,顺治帝有不少妃嫔,但他还是喜欢自己去追求其他女人。董鄂妃,系满洲宿将鄂硕之女,先嫁于顺治帝之同父异母十一弟襄亲王博穆博果尔。董鄂氏被顺治帝看中并热恋,使其夫君愤致死或自缢。顺治帝册立她为董鄂妃。据《汤若望传》载:“顺治皇帝对于一位满籍军人之夫人,起了一种火热爱恋,当这一位军人因此申斥她的夫人时,他竟被对于他这申斥有所闻知的天子,亲手打了一个极怪异的耳刮。这位军人于是乃因怨愤致死,或许竟是自杀而死。”所以,史学家又说董鄂妃是一个重要将领之妻。
孝庄文皇后当然对顺治帝和董鄂妃的这种婚姻并不满意,所以她也不希望董鄂妃成为皇后。由于孝庄文皇后及时干预,才使顺治帝没能如愿,保住了孝惠的皇后地位。顺治帝未能册立董鄂氏为皇后,而只能册立她为皇贵妃。所以,孝惠章皇后对婆婆孝庄文皇后(当然也是孙女与奶奶的关系)一直怀有很深的感激之情,更加深了她们之间的深厚感情。后来,孝惠章皇后虽然成了皇太后,但无论在何时何地,都对孝庄文皇后极尽孝敬,以致雍正皇帝即位后,也曾举出孝惠章皇后的例子来要求诸母妃像她平时对待孝庄文皇后那样,对待自己的生母孝恭皇太后。
孝惠章皇后77岁的一生中,有64年是在皇宫中度过。她虽然身居深宫,但很少过问政事,当年,孝庄文皇后、孝惠章皇后和康熙皇帝的皇后赫舍里氏三人相处十分融洽。康熙九年(1670年)八月,康熙帝奉祖母太皇太后、嫡母皇太后前往遵化昌瑞山,祭谒顺治帝陵寝,皇后赫舍里氏随行。是月二十七日,祖、媳、孙三代四人行抵孝陵在清朝历史上,清帝与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一起谒陵,这是第一次,以后也没有出现过,清朝仅此一次。这充分表明了他们祖孙三代及婆媳的深厚感情。皇帝与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一起谒陵,这反映了他们的和睦相处,让世人刮目相看。
那天,康熙皇帝提前来到慈宁宫,扶祖母太皇太后登上辇,随后跟在辇旁步行,到了神武门康熙帝才上马,与祖母同行。二十七日,他们祖、媳、孙、孙媳四人行抵孝陵。太皇太后孝庄文皇后、皇太后孝惠章皇后和皇后赫舍里氏她们三代皇后之间的亲密和融洽在清朝历史上也是一个典范。
对于皇太后孝惠章皇后来说,当年顺治帝对她不公平,但对于已经死去的顺治皇帝,皇太后没有什么埋怨,今天她不仅是陪婆婆来这里,而且是以顺治帝皇后的身份来谒陵。
孝惠章皇后与佟佳氏也相处甚好。佟佳氏是康熙帝的第三位皇后,她亲自抚养了皇四子胤禛(雍正皇帝)。佟佳氏病重时,据《清圣祖实录》,康熙帝降谕礼部:“奉皇太后(指孝惠章皇后)慈谕,‘皇贵妃佟佳氏,孝敬性,淑仪素著,鞠育众子,备极恩勤。今忽尔遘疾,势在濒危,予心深为轸惜,应即立为皇后,以示宠褒。钦此。”孝惠章皇后命立佟佳氏为皇后,说明她很喜欢这位儿媳。
孝惠章皇后抚养了康熙帝第五子胤祺,胤祺从小受祖母善良平和、淡泊名利性格的影响,“心性甚善”,长大后一直与人无争,主持公道、奉公守法,是没有介入康熙晚年诸子拉邦结伙中的少数皇儿之一。
孝惠章皇后先是正宫皇后,后又当了50多年的皇太后。这样长时间跻身于后宫最高层之列,不仅成为清代后妃之最,而且,在中国历代后妃中无人与之相比。

孝庄文皇后去世之时的母子之情

太皇太后孝庄文皇后去世,对于康熙皇帝与皇太后孝惠章皇后的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康熙帝众多家庭成员中,因太皇太后孝庄文皇后之辞世所承受的痛苦,莫过于他与嫡母孝惠章皇后俩人。孝惠章皇后昼夜守候在婆婆孝庄文皇后的梓宫前,不愿离去。康熙皇帝对大臣们讲到:“皇太后圣躬素弱,近者太皇太后病笃,朝夕奉侍,慈颜瘦减。又因太皇太后上宾,悲哀过基,昼夜不离梓宫,饮食不御,愈加羸弱。当今最尊者惟皇太后一人,朕见皇太后慈颜羸弱,力为劝慰,皇太后不允。尔诸王、大臣俱系骨肉至戚,应公同奏劝。又诸王妃、郡主等与哀时,皇太后恸哭几至仆地,谅众所共睹,而无有进前劝慰者,今已三日矣。若此时漠不关切,将来宁不靦颜耶?”这番话说明了康熙皇帝对嫡母的倍加关心。
孝庄文皇后去世后,康熙帝数日滴水不进,大臣们反复奏请,乞求他“暂离丧次”,“少为休息”,但都无济于事。同在守灵的孝惠章皇后,也为皇儿的健康担忧,她知道,此时让皇儿离开是根本办不到的,所以,她再三劝他吃点东西。康熙帝理解嫡母的心意,“免啜少许,究不能下咽。”
此时,孝惠章皇后成为康熙帝尊敬的唯一长辈了。《清圣祖实录》中记载,一废太子期间,康熙帝指责皇长子胤褆说:“大阿哥(胤褆)行止甚暴戾无耻,并不念及父母兄弟,杀人害人,毫无顾忌,任意妄为。朕在宫中,伊何能为。倘朕躬在外,伊或挟一不堪太监,指称皇太后(孝惠)懿旨,或朕密旨肆行杀人,猖狂妄动,诸阿哥皆兄弟也,称有旨意,谁敢拦阻,关系甚大。”这表明了孝庄文皇后之后,孝惠章皇后在宫中备受尊崇,康熙皇帝把对孝庄文皇后的怀念之情全部倾心于孝惠章皇后身上。孝惠章皇后的懿旨可以与皇帝的谕旨相提并论,具有不可抗拒的威慑力。
孝惠章皇后与康熙帝玄烨母子俩能够和睦相处六十多年,他们之间的感情也越来越深。孝惠章皇后和康熙帝两人的性格、气质和为人有一定的关系。康熙帝从小受到孝庄文皇后和苏麻喇姑的培养,在中国历代皇帝中以仁义诚孝著称,康熙皇帝无论对待家人还是臣下都比较宽厚。孝庄文皇后虽然没有孝庄文皇后那样影响力大,但她是一个比较让人尊敬的人,她待人善良,自知自明,无权力欲,所以,这一点康熙帝也比较喜欢的,使他们母子更亲近。孝庄文皇后之后,孝惠章皇后对康熙帝无微不至的关怀,尤其在感情方面填补孝庄文皇后之后的空白。而康熙帝很重感情,对于长辈的关心照顾非常细腻,所以很善于博得长辈的欢心。
康熙皇帝虽然在个人感情上儿孙满堂,后妃甚多,但他还是希望得到真正的关心和爱护,尤其年已古稀的康熙帝在感情上受到嫡母孝惠章皇后的关爱,这是众多妃嫔在内的其他人无法给予的。

孝惠章皇后的皇太后地位

康熙十九年(1680年)十月初三日,是康熙嫡母皇太后孝惠章皇后的四十岁诞辰。此日,康熙皇帝破例不理政事。过去,每逢太皇太皇孝庄文皇后的生日,康熙帝也照常理政。
上午,皇室内部即已举行活动,宁寿宫内举办了盛大宴会,太皇太后孝庄文皇后、皇太后孝惠章皇后、康熙皇帝、皇长子胤褆、皇太子胤礽等祖孙四代欢聚一堂,庆贺皇太后四十岁整寿。还有四岁的皇三子胤祉、三岁的皇四子胤禛、二岁的皇五子胤祺等被母妃和奶妈抱着来参加皇太后的生日。
因年贡来京的外藩、贝勒、贝子、额驸、公、台吉和大臣、侍卫以及妃嫔、夫人、命妇等都来参加庆祝活动。宁寿宫热闹非凡,音乐升起。
下午,康熙皇帝先到祖母孝庄文皇后宫中问安,并率7岁的皇太子胤礽赴皇额娘宫问安。过去,每逢太皇太皇孝庄文皇后的生日,康熙帝也照常理政,这不仅表明,康熙帝与嫡母之间加深感情。太皇太后孝庄文皇后认为自己已经六十七八岁了,她总有一日归天,自己也许活不到儿媳孝惠章皇后五十岁生日的那一天,儿媳要留在皇宫,所以更加深康熙帝与嫡母之间的感情,同时,使举朝文武对此事留下深刻印象,也通过康熙帝的这一行动,也为皇室第四代树立笃行孝义的榜样。
康熙三十九年,孝惠章皇后六十岁寿辰时,康熙皇帝为她奉上《万寿无疆赋》,为太后献上佛像、珊瑚、自鸣钟、洋镜、东珠、皮裘、各色香料、玛瑙、宋元名画等物品。寿宴时,令御膳房数米万粒,号“万国玉粒饭”。
康熙四十六(1707年),康熙帝第七子,28岁的胤祐患病住在南苑调养,其他皇子必须经过奏请,得到皇父批准才能探视。一次,康熙帝在皇子们奏报七阿哥病情的手折上朱批:“七阿哥的事,断勿奏闻皇太后,只是说已经稍愈,就可以了。”这说明了康熙帝对嫡母的非常了解。
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十一月初,康熙帝谕告大学士、内务府总管等:“朕因皇太后所居宁寿旧宫,历年已久,特建新宫,比旧更加弘敞辉煌,今已告成,应即恭奉皇太后移居。可传谕钦天监,敬谨选择吉辰,礼部详考典礼以闻。”十二月初四日下午,“仪仗全设”,康熙帝率王公,内大臣、侍卫等行礼,皇太后孝惠章皇后移居宁寿新宫。皇太后搬迁时,康熙帝亲自接驾,礼仪如此隆重,也说明了孝惠章皇后在康熙帝心目中的位置了。
皇太子胤礽是赫舍里氏皇后的唯一儿子,也是孝庄文皇后在世时选定的皇太子。在那些动荡的年代,也可以说,赫舍里氏皇后为社稷江山献出了年轻的生命,选定胤礽为皇太子也许是为了慰藉赫舍里氏皇后的亡灵。
皇长子胤褆是明珠的妹妹惠妃纳喇氏所生,而皇太子胤礽之母皇后赫舍里氏是索尼的孙女,索尼的三儿子索额图是皇后的教父。所以索额图拉皇太子的大旗,明珠拉皇长子的大旗,他们二人为了个人的势力,都各拉拢一个皇子。都想在皇子身上打主意,以便日后控制朝廷。
皇太子胤礽两岁时被册立为皇太子,虽然受到精心培育,但最终还是成了太子党的牺牲品。康熙皇帝与皇太子胤礽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无奈,于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九月第一次废黜皇太子,没有多少时间又在翌年三月复立。这一废一立皇太子事件对康熙帝的身心打击非小,甚至,他一度陷入痛苦之中,不能自拔。他在无数次的冥思苦想中,自然而然地想起自己同皇太子胤礽的父子关系,联想到自己与皇太后孝惠章皇后的母子关系,相互比较,感慨万千。
康熙帝将自己心情告诉了皇太后,孝惠章皇后当时非常同情和理解康熙皇帝的苦衷,并有意顺着康熙皇帝的想法而说,这使当时陷入困境的康熙皇帝得到了精神上的安慰,也为他内心已经萌发的复立胤礽找到了依据。后来,康熙皇帝向全体皇子、大臣们解释复立胤礽想法时,曾谈了与皇太后的谈话。实际上,孝惠章皇后的表态,不仅使康熙皇帝内心得到平衡,而且促使他做出复立胤礽的决定。
皇太子胤礽复立后第二年,恰逢孝惠章皇后七旬大寿。据《清圣祖实录》,康熙四十九年正月十六日,宁寿宫内举办了盛大宴会,因年贡来京的外藩、贝勒、贝子、额驸、公、台吉和全体皇子、大臣、侍卫以及福晋、夫人、命妇等齐集。康熙帝和音乐的节拍,在皇太后宝座前跳起满族的蟒式舞,频频向她祝寿,并手捧酒杯敬献给太后。康熙帝亲自登场,为嫡母跳舞祝寿这一举措在中国几千年封建帝王史上实属罕见。康熙皇帝此时已经五十七岁了。
在场的包括皇太子在内的所有皇子、满朝文武大臣和蒙古王公看到这种场面感慨万千,皇帝跳舞为自己的嫡母庆贺,尤其是对皇子们来说闻所未闻的,他们都惊呆了。
在宫中,孝惠章皇后对满文的教育非常重视,这一点在她对自己抚养的皇五子胤祺身上能看得出。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六月,康熙帝召诸皇子在大臣面前讲诵经书时,9岁的胤祺是用满文朗读的,这也是唯一用满文朗读的皇子。胤祺长期与孝惠章皇后在一起,所以受到祖母孝惠章皇后的影响,形成了比较平和、淡泊的性格,《清圣祖实录》记载,他从小“心性甚善”。胤祺长大后一直与人无争,奉公守法,当然,康熙皇帝诸子中最终没有参与相互争斗的少数皇子之一。
当年三月初十,康熙帝请皇太后在畅园雅玩斋进膳,并赏梅花。母子相伴,品茗闲谈,情意融融。康熙帝诗兴大发,吟诗一首:“当年梅雪伴,今岁暮春迟。银杏舒新叶,木兰盖绿枝。花当亭畔发,香逐雨中移。别殿陈鲜蜜,尚方献瑞芝。老来舞膝下,珠草到仙墀。敬上乔松祝,欣瞻王母仪。捧觞称寿句,进酒问安词。地润铺红萼,波澄敛玉池。高峰多爽气,绮树得丰姿。漏转催辰半,表行近画奇。承欢同家日,孝思莫违时。会庆思经义,千秋古训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8-5 17:28:02 | 显示全部楼层
胤礽复立为皇太子后,毫无悔改之意,仍旧恣意妄为,结党营私,康熙帝将他在康熙五十一年九月第二次废黜。康熙将此事事先告诉了孝惠章皇后,有意表现了对她的信任和敬重。
孝庄文皇后在世时,因热河避暑山庄尚未修建,所以,康熙帝没能让祖母孝庄文皇后来此佳地避暑,留下终生遗憾。康熙帝没能为祖母做的事,终于在嫡母身上实现。直到孝惠章皇后逝世前的八年,每逢入夏康熙帝都要奉皇太后去热河避暑。每次,康熙帝与嫡母一同离京,走到半路时,他率部分皇子、大臣先行,为嫡母到来做好一切准备。当孝惠章皇后到来之时,他率诸皇子、大臣出门跪接请安。
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十一月初,康熙帝谕告大学士、内务府总管等:“朕因皇太后所居宁寿旧宫,历年已久,特建新宫,比旧(宫)更加弘敞辉煌,今已告成,应即恭奉皇太后移居。可传谕钦天监,敬谨选择吉辰,礼部详考典礼以闻。”(《清圣祖实录》)十二月初三日,“以次日皇太后移居宁寿新宫,遣都统化善告祭太庙”。初四日下午未时,孝惠章皇后正式移居,康熙皇帝率领王以下,内大臣、侍卫等行礼。孝惠章皇后搬迁时,皇帝亲自接驾,礼仪如此隆重,在皇宫内,恐怕其他人无法受到这种待遇的。
康熙皇帝每次外出时,就像当年对待祖母孝庄文皇后那样,挂念着嫡母,康熙皇帝千方百计给嫡母送去关怀,表达自己思念之情。
有一次,康熙帝出巡塞外途中,降谕总管太监:“朕到薄罗和屯,不指望鲫鱼还多,……所以照先香油炸五十尾,恭进皇太后,将此话亦奏之。” 康熙皇帝又一次为孝惠章皇后送来松花江鲥鱼,并赋诗一首:“古有盛京奉老亲,锦鳞初得尚方珍。虽然星夜传驰驿,岂似鲜新出水滨。”
在旅途中,康熙帝常常以诗言怀,抒发对嫡母的眷恋之情:“长乐慈颜两月违,白云迢递恋春晖。轻舟不糸兼程进,应话民风坐漏稀。”“猎猎寒风劲,駸駸班马闲,勤劳因国事,计日对慈颜。”
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康熙皇帝第三次南巡,是奉孝惠章皇后而行。当时正是春暖花开的时节,二月初三日,康熙皇帝侍奉年近花甲的嫡母乘御舟顺运河而下,行抵扬州、苏州、杭州、江宁(南京)等地,五月初返抵京城,日程三个多月。在此期间,康熙皇帝除少数几日视察河工之外,都陪伴在皇太后的身边。康熙皇帝此次还领了皇长子胤褆、皇五子胤祺等七个皇子随行,其中最小的十四阿哥胤祯只有十二岁。
孝惠章皇后在南巡中心情舒畅,非常开心,这是她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游历江南,所到之处众人捧戴,皇儿恭顺,皇孙绕膝,这一切,都使她感到由衷的高兴。
康熙皇帝效法前代贤君奉母出游,使京廷内外,大江南北都目睹了康熙皇帝的诚孝之心,并通过大力推崇、躬亲实践儒家所一贯提倡的仁孝之道,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康熙皇帝照常御乾清门听政时,大学士、九卿等再三奏请康熙皇帝南巡,指示河工。康熙皇帝对他们说:“朕凡有行,皆奏闻皇太后。着九卿明日来,朕另有旨。”
凡康熙皇帝出行之事,孝惠章皇后一向持赞同态度,从不阻拦,但此次南巡前,康熙皇帝刻意征求她的意见,请求她的批允,这除了显示康熙皇帝对嫡母的诚孝之意外,也是为了在众朝臣面前,更加突出皇太后作为当今最尊者的地位。
康熙四十五年二月,康熙皇帝率领皇太子胤礽等巡视畿甸。二十二日,三阿哥胤祉、八阿哥胤禩向皇父奏报:“太后祖母宣谕于二十三日去畅春园,是以臣等将带领小阿哥们随同太后祖母一起前去。”看来,康熙皇帝不在时,孝惠章皇后成为皇室大家庭的中心,皇子们的活动都围绕着她进行。
当年九月,康熙皇帝的皇兄福全之子保寿,在随康熙皇帝出巡塞外的途中病逝。保寿的遗体被运回京城前,留在京城的皇子们为迎接灵柩时,是否摘取帽缨一事,向尚未返京的康熙皇帝请旨。康熙皇帝朱批是:“是否摘取帽缨之事,你们向皇太后请旨。”皇子们立即向祖母孝惠章皇后请示。孝惠章皇后告诉他们:“你们的皇父不在家,不可摘取帽缨子。将我的此旨一并转告裕亲王(保寿之兄裕亲王保泰)的母福晋和裕亲王。”同皇子们一样,保寿也是孝惠章皇后的嫡孙。康熙皇帝特让皇子们为摘帽缨之事向孝惠章皇后请示,也是突出她在皇室大家庭中崇高地位,以表示对她的尊敬。

孝惠章皇后故乡行

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七月二十九日,康熙帝亲奉皇太后孝惠出巡塞外,一同前往的还有皇长子、皇三子、皇五子、皇七子、皇九子、皇十子、皇十三子及王公大臣等。他们经密云越长城,通过承德进入科尔沁草原。
八月初,他们首先来到喀喇沁蒙古部,驻跸在康熙帝第五女和硕端静公主府第。当车行至喀喇沁时,康熙皇帝想到皇太后的父母葬在发库山距驻跸地有二百里,不便前往,特谕令内大臣索额图择一洁地,为皇太后遥祭,拜父母。
九月初,孝惠章皇后来到出生地科尔沁草原,曾幸科尔沁和硕纯禧公主府第,此女是康熙异母弟常宁长女,康熙二十九下嫁科尔沁台吉班迪(又写作般迪)。
在科尔沁期间,蒙古各部王公也都前来朝见拜谒,有喀喇沁、敖汉、奈曼、翁牛特、阿禄科尔沁、土默特、郭尔罗斯、喀尔喀等。康熙帝对来朝见者不但“赏以白金彩缎”,并赐大宴,其欢宴的场面有《至廓尔沁部落与众蒙古宴》(廓尔沁指科尔沁)诗可证曰:“大野支黄幄,长筵藉黄沙。恩膏宣塞下,部落列山阿。法酒沾人醉,椎牛飨众多。提携皆妇稚,千帐动欢歌。”
在草原上支架起太后皇帝等的高贵华丽的黄幄和蒙古王公大臣的一座座装饰一新的蒙古包,长长的宴桌上摆着美酒香肉,老幼妇孺欢聚一堂,载歌载舞,欢声笑语,响彻草原。孝惠章皇后回到故乡,并看到家乡的亲人们和如此热烈的场面非常高兴。随后,孝惠章皇后与康熙帝来到盛京(沈阳)地区,先后拜祭了兴京四祖陵永陵及太祖、太宗山陵,即福、昭二陵,并到盛京旧宫瞻仰了先祖宫殿。直至十一月十三日返回京师。
孝惠章皇后的地位,以及她与康熙皇帝的关系,是蒙古王公密切关注的事。蒙古王公们每年派出使者,向康熙帝、皇太后孝惠章皇后及皇太子胤礽问安进贡时,每次都带来他们的母福晋和福晋们对皇太后的问候与贡品。他们贡献礼品的顺序,依次为皇帝、皇太后和皇太子,这说明康熙皇帝、孝惠章皇后和皇太子胤礽等三人在蒙古王公的心目中分别占有的位置。而且孝惠章皇后成为孝庄文皇后之后连接满蒙的纽带。孝惠章皇后对于联络、促进满蒙上层人物之间的关系起到了特殊作用。
康熙皇帝对嫡母孝惠章皇后各方面的情况了如指掌,甚至知道嫡母熟悉哪些人,高兴见到哪些人。康熙三十五(1696年)年十月,康熙皇帝从塞外给在京代理国政的皇太子胤礽写信说到:“车卜登贝勒之母,来诣联前。此人皇太后亦知之,亦令其赴京进见。”
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秋末,蒙古王公乌尔占噶拉布之母进京前,玄烨写信叮嘱皇太子要尽心照料客人,要改用大桌延席,如果愿意,让她尽情游玩。康熙皇帝还特别嘱咐胤礽奏皇太后请旨后,将她领到瀛台或景山,于皇太后前引见。
之后不久,孝惠章皇后在宁寿宫亲切接见了家乡来的客人,赏给她暖帽、鞋子等物品。皇太子也宴请饮茶,赏给她绸缎和白银等。这位蒙古王公的母福晋返回前非常激动地说:“我一抵达,皇太后便赐宴与我,又让我观赏各种奇玩,使我大饱眼福。今起程之日,皇太后又赐给我衣物。皇太子也对我仁意款待,厚加赏赐,我欣喜不已,何能承受……”
康熙皇帝非常重视皇太后与远道而来的蒙古王公福晋相接触,为嫡母过分单调的生活增添了乐趣。
康熙皇帝对孝惠章皇后的内心的情感在康熙皇帝的家教大全《庭训格言》中就能看到:“训曰:尝观《宋史》, 孝宗月四朝太上皇,称为盛事。孝宗于宋固为敦伦之主,然而上皇在御,自当乘暇问视,岂可限定朝见之期?朕事皇太后五十余年,总以家庭常礼出乎天伦至性,遇有事奏启,一日二三次进见者有之,或无事即间数日者有之。”
康熙皇帝侍奉皇太后五十多年,总是保持着家庭日常的礼节,一切做法都出自天伦的本性,遇到有事需要禀告的,一日拜见二三次也有;如果没有什么事间隔几天才去拜见的情况也有。至于皇太后的诞辰、嘉庆的日子、节日,康熙皇帝准备家庭宴席,恭请皇太后临幸。从早到晚,都在她身边侍奉,岂止一个月去拜见几次!康熙皇帝巡视江南,到边塞去狩猎,随着三天一次的奏折附上康熙皇帝对皇太后的恭敬问安之语,并且还经常派身边的侍从太监借助驿传去向皇太后请安,并呈献上捕猎所得鹿、野鸡、鸭兔以及新鲜水果、鲜鱼等。只要获得什么,我即派人快马给皇太后送去,从来不限定什么日期。康熙皇帝侍奉皇太后按照家庭的礼节,仅以恭顺安适为好,以自然、不造作为快乐,并不以定下日子去拜见、执行这些礼法而认为才是孝顺。
还有一次,康熙皇帝到孝惠章皇后处请安时孝惠章皇后说牙痛,康熙皇帝深切地安慰她。这在《庭训格言》中记载:“训曰:我朝先辈有言:‘老人牙齿脱落者,于子孙有益。’ 此语诚然。数年前,联诣宁寿宫请安,皇太后向朕问治牙痛方,言牙齿动摇,其已脱落者则痛止,未脱落者痛难忍。股因奏曰:“‘太后圣寿已逾七旬,孙及曾孙殆及百余,且太后之孙皆已须发将白而牙齿将落矣,何况祖母享如是之高年?我朝先辈尝言:老人牙齿脱落,于子孙有益。此正太后慈闱福泽绵长之嘉兆也。’皇太后闻朕之言,欢喜倍常,谓朕言极当称赞不已。且言皇帝此语,凡如我老媪辈,皆当闻之而生欢喜也。”
孝惠章皇后牙痛时,在没有特效药的情况下,康熙皇帝安慰孝惠章皇后说:“太后圣寿已过七十,孙子、曾孙将近百余人,而且皇太后的孙子都已经须发皆白、牙齿将落了,更何况祖母您享有如此高龄呢?老人牙齿脱落,对子孙后代有利。,这正是太后慈祥仁爱福寿绵长的好兆头啊!”
孝惠章皇后听了康熙皇帝的话的格外高兴,讲得十分有理,称赞不已。孝惠章皇后还说,皇帝的这番话,即使像我这样的老太婆听了也十分欣慰欢喜的。

孝惠章皇后的逝世

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十二月初四,孝惠章皇后病危,当时,康熙帝身体也不好,双脚浮肿得几乎走不动。他用手帕缠裹双脚,乘软舆来到宁寿宫,年已六十四岁的康熙皇帝跪在嫡母榻前,双手捧着嫡母的手说道:“母亲,我在此。”此时,孝惠身体极弱,已经不能说话了。孝惠章皇后睁开眼睛,一束强光又使得她看不清东西,她以手遮光,看见了也被疾病折磨的康熙皇帝。她一手握着皇儿康熙帝的手,久久望着他,嫡母眼神里充满了生命最后一刻,对于康熙帝无限的眷恋与感激之情。
为了照顾好孝惠皇太后,康熙皇帝在宁寿宫西边的苍震门内,搭设了帏幄,并暂时住下来。
十二月初六晚,孝惠章皇后走完了77年的人生之路。
从十二月初四日孝惠去世的前两天,直至康熙五十七年正月初三的一个月里,康熙帝都住在苍震门内,未回寝宫。十二月十五日,他亲自赴宁寿宫奠酒致祭。往事历历,物在人去,康熙帝悲不自胜,还未开始读祭文,已痛哭失声,祭文读毕,仍抽泣不止。
孝惠章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的逝世,使康熙帝失去了皇室中的最后一个长辈。康熙帝出生后三个月便有了这位嫡母,直到他去世前五年,才与嫡母诀别,母子相伴达64年。康熙帝62年的皇帝生涯中,共有57年嫡母健在,这也是中外罕见的。
他们母子俩和睦相处,感情深重,康熙帝由衷地发出“当此之时,止有孝敬朕之人,并无爱恤朕之人”的哀叹,表明了康熙帝虽然年近古稀,儿孙满堂,但仍然渴望被人真诚地关心、爱护,而孝惠章皇后作为嫡母对皇儿的 关心和爱护,是康熙帝周围包括妃嫔在内的其他人,都无法给予的。所以,嫡母的离去,为康熙帝生命最后的五年,留下一个不可弥补的缺憾。
孝惠章皇后去世后,经雍正、乾隆累加溢曰:孝惠仁宪端懿慈淑恭简安纯德顺天翼圣章皇后。
孝惠章皇后是一位值得尊敬的皇后,她待人真诚、平和善良,她又是值得同情的不幸女子,她虽然看似显赫,但自入宫时起,便遭到顺治帝的嫌弃,一生未生育子女,其后又寡居深宫半个世纪之多,默默地忍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孤独与寂寞,感情上留下了一个永远不能弥补的空白。
在清史上,孝惠章皇后没有那种惊心动魄的事件,只是一个很普通的皇太后,她但又在康熙皇帝的大家庭中至高无上的人,也是康熙皇帝一生中相伴最长的人,他们母子之间的深厚的感情给后人留下了最真挚最感人故事。在尊老爱幼方面也给后人予更深层次的启迪。
http://lnjz521.a.lunqun.com/read.php?tid=33344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5 17:32:02 | 显示全部楼层

康熙虽然很孝顺孝惠。

但是顺治生前却不见得待见这位皇后啊。

我觉得,她同她姑姑一样,是政治牺牲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8-5 17:44:49 | 显示全部楼层
嗯,是啊,太可怜了,在后宫待了一辈子,还好康熙对她很好,她姑姑就没有这个福气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5 19:27:11 | 显示全部楼层

守了半个多世纪寡(其实丈夫活着时跟守活寡也差不多),仅仅是在史册上留了个孝惠章皇后博尔济吉特氏这几个字,到底是幸还是不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5 21:26:47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燕喜呈祥在2007-8-5 17:32:02的发言:

康熙虽然很孝顺孝惠。

但是顺治生前却不见得待见这位皇后啊。

我觉得,她同她姑姑一样,是政治牺牲品。

世祖对孝献以外的女人似乎不待见啊

满蒙联姻就是这些女人为政治牺牲

我觉得孝惠虽然并不幸福

但她确是世祖后妃中最幸运的一个

可见,做世祖的女人是多么不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6 00:35:1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得不说,和老爸相比,雍正的人生实在是太失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6 20:16:02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文昭光烈在2007-8-6 0:35:15的发言:

不得不说,和老爸相比,雍正的人生实在是太失败了

楼上的见识好奇怪啊!

怎么在这帖也能发生这样的感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7 01:47:5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7 19:31:15 | 显示全部楼层

岂止是与孝庄相比!

孝惠是清宫太后中比较中规中矩的一位

与大部分太后相比,她的寿数比较长,与皇帝(圣祖)的关系也不错

这就算是幸运了!

但和孝庄、孝圣,甚至是孝和相比,都不算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GMT+8, 2024-12-29 09:35 , Processed in 0.024596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