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还有宦官之祸,怎不见清朝杜绝太监入宫。单以明朝“靖难之役”臆测康熙皇帝不会考虑皇孙难以服人。
没有可比性 太监只是皇权集中下的附属品而已 有清一代宦官都没有可以干预朝政的 因为太监说到底是外人 最多只能是个代言人 限制权力很容易 而皇孙呢 那是皇帝的一家 都是有一定继承权的
这应该是争论的焦点,列出来可能看得明白些。 我的意思应该很好理解。虽然前朝有“靖难之役”,但以此断定康熙皇帝不会传位皇孙实在偏颇,便以宦官之祸举例。阁下认为皇孙有继承权所以比外人宦官更需要防备。不过似乎历代的皇帝都和你看法相反:
1、唐太宗时规定内侍省宦官最高官阶为三品,数额亦有限制;
2、明朝初年,朱元璋鉴于前代宦官专权的弊病,规定宦官“不得兼外臣文武衔,不得御外臣冠服,官无过四品,月米一石”;又立铁牌于宫门,铁牌上刻着:“内臣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明史·宦官传》);
3、顺治帝仿朱元璋旧制,铸铁碑立于交泰殿,明文规定太监凡有不法行为,均凌迟处死。由此可见历朝权者均视太监为大患,处处防制,可没见他们立个什么规矩剥夺皇孙的继承权呀。 再者,若真以为宦官比皇孙好打发,你就太天真了。唐朝后期军政大权被宦官集团把持,不仅文武百官出于其下,甚至连皇帝的废立也由他们决定。在宪宗到昭宗期间登基的9个皇帝中有7个是由宦官所拥立,两个被他们所杀。由此可见即使去了命根,这帮不是男人的男人们也绝不是省油的灯。何况靖难之役并非立皇孙引发的,而是燕王的野心。即使立朱元璋的儿子,只要不是燕王,照样兵戈起。
[此贴子已经被万方安和于2008-12-14 21:47:19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