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 Board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493|回复: 0

郎世宁经典作品选 [前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9-28 16:08: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见证大清帝国繁华盛世的宫廷画师朗世宁
作者:崔人元

一个意大利人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有显赫的地位,他见证了大清帝国强盛而充满自信的时期。他的作品浩瀚,但一直深锁宫中,现在越来越多人的人开始得以一睹其真容。

提起清代绘画,人们最先想到的是八大山人、石涛和扬州八怪等人的耿介疏狂的墨笔文人画,但很多人不知道,眼前的这些郎世宁的工整绚丽的绘画其实是扬州八怪同期的作品。它充满了中国近代文化向科学实证转型的特征,因其折衷主义而带有一些病态的魔幻色彩。郎世宁所代表的清代院体画命运并不算好,虽得当时皇帝赏识,却遭后世文士鄙薄。因为自宋代开始,重写意的文人画开始渐渐被标为雅趣,而院体则逃不脱工匠画的嫌疑,即便后世有人为之所动,学习起来也藏藏掖掖,怕人笑话。郎世宁作为一个在中国绘画史上留下重要篇章的罕见的西方人,固然做了援西入中的工作,但以宋徽宗为代表的宋代院体画其实已经为院体画的写实取向打下了基础。除了颜料和空间观念等造成的区别外,院体画很早就开始接近我们现在理解的西方古典油画。

五四运动之前,康有为等开始责难疏笔草草、专重写意、不尚肖物的文人画,郎世宁成为康有为心中的振兴中国绘画的大师。也许对康有为来说,他推崇宋画、院体画和设色画是因为它们带有写实严谨的“现代”精神,代表的是日益空洞颓废的中国文化的反面,但从今天来看,宋画的升值和郎世宁皇家风格带给平民的审美愉悦,则从侧面说明,为适应宫廷贵族装点居室之需而突出装饰性,风貌以精工细致、华丽典雅为主的院体画,往往隐含了上升时代人们的一些共同心理。

郎世宁从欧洲到中国,正逢“康乾盛世”,亲历亲见了那个时代的荣耀,他神奇的画笔真实而艺术地记录了那个时代的辉煌。即使今天处于国力上升、民生渐富时期的人们见到这些绘画,对那个时代仍心怀激动、生起敬意、屏息惊叹——在盛极转衰的乾隆末年,中国的GDP还占全世界的1/3呢!康乾时代最为璀璨的中西合璧的宫廷绘画,是清朝绘画史中最引人入胜的篇章,郎世宁正是主写这篇华章的大师。

郎世宁的画作大多收藏于北京和台北故宫博物院,在外很少流传,有点神秘的色彩。郎世宁作品是拍卖场上买家们的追捧对象,例如,北京翰海公司1999年将郎世宁20×27厘米的12开《山水人物册》以300万元拍出。香港佳士得公司2000年以1764.5万港币拍出了郎世宁的《苹野秋鸣图》,是迄今为止的第二高价中国画。

郎世宁原名朱塞佩·伽斯蒂里奥尼,1688年生于意大利米兰,19岁成为天主教宗派耶稣会修士,不久后为教堂作了两幅传统的宗教画,隐然有17世纪初意大绘画大师们的影子。朱塞佩后来到了葡萄牙,擅绘的名声也传出了修道院,奥地利王后也请他为自己和孩子们画像。涉世之路如此光明,但朱塞佩选择了用自己的绘画天才荣耀天主,接受耶稣会的派遣到中国传教——当时,这是一种真正的冒险,大多数人都死于途中,葬身海洋。

1714年4月,朱塞佩等登上前往中国的航程。1715年(清康熙五十四年)8月抵达澳门,随后到了广州,遵从当时习惯取汉名叫郎世宁;11月到达北京,住在东堂——今位于王府井大街上。郎世宁就是从这里开始了他的宫廷洋画家生涯,每天经东华门到紫禁城西华门内的画室辛勤工作。

康熙皇帝对基督教持审慎态度,对传教士们的科学和艺术工作则表示欣赏和尊重。康熙赞许西洋画的写实技能但不喜欢油画,要求郎世宁学习中国画的意蕴。郎世宁禀赋非凡,专心绘事,如饥似渴地向当时的中国名家和皇宫收藏的大量古代名画学习。

康熙1722年驾崩后,得胜即位的雍正皇帝对曾卷入诸王子争夺皇位斗争的传教士们进行了镇压。1723年(雍正元年),处于事态边缘的郎世宁,在焦虑中一边以中国画技法创作了有欧洲静物画风格的《聚瑞图》,表现的是中国传统的为新君登基歌功颂德的祥瑞主题,题款也是极尽奉承和谦恭——真是入境随俗、与时俱进呢,一边开始为东堂和南堂(宣武门教堂)制装饰画。

1724年,雍正决定大规模扩建康熙赏赐自己的圆明园。郎世宁大展才华的机会来了,他长时间住在园中,参与了园中欧洲风格建筑的设计与施工,为装饰殿堂楼阁绘制了大量图画,有西洋油画,也有在平面上表现深远效果的焦点透视画(线画法)。

郎世宁以严谨扎实的写实功底、注重明暗效果的绘画特色,以及作品整体具有的浓厚欧洲绘画风格和情调,确立了自己在宫廷画师中的地位。雍正常常对郎世宁的绘画进行品评,欣赏其写实风格。雍正还命令郎世宁等向其他宫廷画家传授西洋油画的技法,油画在宫廷流行一时。学者年希尧在郎世宁的帮助下,出版了首次在中国介绍西画焦点透视法的专著《视学》,序言中特别说明曾受益于翰林院画院的“郎学士”。

1735年,雍正驾崩,乾隆皇帝即位,中国进入“康乾盛世”的高峰乾隆时代。文治武功、卓荦不凡的乾隆皇帝爱好风雅,更推动了文化艺术的繁荣。乾隆差不多天天去看郎世宁作画,看得兴起时还挥毫与他合作作画。郎世宁则圆满了天朝大国一代英主内心彰显圣德、铭纪至治的需要,将乾隆时期许多重大事件一一入画,以惊人的艺术表达能力,创造了大量具有高度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作品,也使清代宫廷纪实绘画的数量与水平远超前代。这些绘画以精彩的笔墨记录了中华帝国最辉煌的历史,栩栩如生地表现了盛世的恢宏光荣,如同今天的最佳新闻摄影,让21世纪的人们通过画面,目睹了皇家的威仪与尊严、国力的强盛与丰华。

乾隆数次赏赉画师,对郎世宁的优渥与资深中国画家相同;乾隆六年敕令按艺术成就将宫廷画家分别等次,丁观鹏等郎世宁的中国学生均获得较好的等次。郎世宁还一度出任正三品的奉宸苑卿,主持了圆明园内西洋楼、海宴堂大水法等的设计营造,也留下了今日的话题——西式断壁残垣今天成了圆明园的标志,铜铸十二生肖兽头被以爱国主义之名炒得沸沸扬扬。乾隆曾特赦郎世宁购买满族旗人土地的违法行为。

1755年,乾隆特为郎世宁70大寿举行了盛大的仪式。生日当天,郎世宁先去圆明园觐见皇帝,受赏朝服等物品和御笔祝辞,然后荣耀地坐上华丽的官轿,由钦差和骑马的满汉官员陪伴,后面跟着手捧钦赐物品的侍从,这一行由24人乐队作前导吹吹打打地返回城里;百姓则在沿途列队欢迎,传教士们齐集南堂为郎世宁祝寿。乾隆三十一年郎世宁在北京病逝,备极哀荣:乾隆特下谕旨追赐郎世宁侍郎衔并钦撰墓志铭,按对传教士最高规格赏银为其料理后事;传教士和官民人等参加了隆重的葬礼。

在中国的岁月里,郎世宁的画风一直在渐进变化。雍正年间的创作,更多展示了西洋绘画的写实艺术风貌。在1724年所绘为雍正祝寿的《嵩献英芝图》中,郎世宁充分展示了他的西画功底。此图造型准确、精细,以素描功底和明暗效果使图中物象具有比较强烈的凹凸立体感,弯曲盘旋的松树,枝叶掩映、树皮斑驳,居中挺立的白鹰则极为突出,羽毛的质感很强,呼之欲出。中国画并不仅是将山水动植物当作自然存在之物画下,而是要赋予所绘对象某种喻意。图中所绘苍松、雄鹰、灵芝、山石、流水,在中国文化中多寓意强健、长寿、吉祥。在色彩上,鹰白、松绿、芝棕红、土坡绛色、藤萝花粉紫,也是不同于中国传统的郎世宁风格的鲜明、绚丽、浓重。

到乾隆时期,郎世宁绘画技法更纯熟了,意味更足了,也更适应中国人的欣赏习惯了,这既是因为画家精进学习创造和受到乾隆的多次“指点”,又因画家年龄和精力的关系而只画主要部分,由别人补绘次要部分。郎世宁擅长画人物肖像、山水、花鸟、走兽、骏马等,笔下所绘景色生动人物逼真,以欧洲技法为主,注重物象和人物的解剖结构、光影效果及三维立体感,又适当地吸取了传统中国工笔绘画和写真技艺的表现手法。

郎世宁的绘画法融中西,技艺精绝,将中国画工具挥洒自如。他和他的10余位中国学生画家们,形成了一种中西合璧、新颖别致的既不同于以往的宫廷绘画,又不同于当时文人绘画和民间绘画的流派,并成为雍正、乾隆时代的宫廷绘画主流,代表了当时的宫廷艺术品位。郎世宁一直是宫廷画家中的翘楚,其画作被长期悬挂于乾隆的私人书房三希堂。虽然今天还有人批评郎世宁绘画缺少一些中国画的韵味,但当时的翰林院学士和文人画家们,有不少人承认郎世宁是天才的宫廷大画家,认为他开创了一种新画法,可以生动地写景状物,自有独特的神韵,甚至引得一些文化艺术家心怀崇拜。

郎世宁画作精致而又灵活不板滞,华丽而又高雅不庸俗,尤其是辉煌盛世的那种富贵雍容、堂皇大度的万千气象和独超神韵,中国画里即使是富贵荣华气息十足的五代黄荃、宋代赵佶、现代张大千亦无出其右。让我们捡其大类加以鉴赏。

记录重大历史事件的绘画,在郎世宁绘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份量,是历史价值、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兼有的佳作。康、雍、乾时期,为敉平西北蒙古族和回族各部的不时叛乱,清廷恩威并施,终于在乾隆中期取得决定性胜利。乾隆命令中外宫廷画家创作了记录其间时战时和历史的图画,郎世宁主绘了《万树园赐宴图》、《马术图》、《丛薄行诗意图》、《平定伊犁回部战图》、《平定西域战图》等壮丽史诗般的画卷。

《万树园赐宴图》和《马术图》系1755年在承德避暑山庄创作,并曾被悬挂于此。乾隆十九年冬,皇帝在这里接见、册封了一批归降的蒙古部族首领,然后大宴款待,并燃放烟火、表演马术以助余兴。《万树园赐宴图》中,乾隆乘坐肩舆,在文臣武将簇拥下款款进入宴会场地;另一些大臣和蒙古族首领则跪地恭迎。《马术图》描写的是文武官员陪伴乾隆与蒙古族首领观看马术表演。骑士们在飞驰的马背上做着高难度的惊险动作,动感十足,且人与马之间的互动平衡符合力学原理。

两幅画的构图都没有采用将皇帝置于画幅中心和画得比其他人高大的中国传统方法,既是为了精彩地表现历史瞬间的情态,又可能是画家受到西洋文艺复兴的人文精神的影响吧,总之巧妙得很,并肯定得到了皇帝的同意。《马术图》在画面中部是列队整齐神情肃然地站立的蒙古族首领们,右边是乾隆与王公大臣构成的一阵锥形人马,乾隆骑着马处于锥形尖端并与跟随的臣子们保持一定距离,从而显得地位十分突出,一望即知此君才是大局尽在掌握的人。两图中的皇帝、大官和蒙古族首领数十人均具写实肖像特征,鲜明如真(之前郎世宁等已对照真人描绘了蒙古首领的油画肖像,宴会中可能又进行了写生);周围环境、器具服饰也使人如身临其境。从画法分析,此二图的整体构图、重要人物的面部和骏马应是郎世宁手笔,次要人物和背景,则更多体现出中国传统绘画的用笔,当是出于其他宫廷画家之手。

《平定伊犁回部战图》、《平定西域战图》等册页,描绘了乾隆平定西北的辉煌战绩,还被送到西欧制作成版画。其中一幅画清军袭击叛贼营地,敌人来不及穿衣而赤身裸体逃窜,这显然是西洋画的作图,却又恰当地表现了清军奇袭的智勇双全。广受称赞的《哈萨克贡马图》,描绘乾隆皇帝坐在椅上接受哈萨克人称臣进贡名马。乾隆的面容用细密的笔法描画得非常细腻准确,而且画家还在正执行公务的乾隆脸上捕捉到一种高贵的气质和略显的倦容。

在古代中国,为帝王画像是相当严肃的事情,许多画家因为画得不合皇帝心意而掉了脑袋。郎世宁的人物画颇有特色,既有西画写实技艺之精妙,又吸收了中国传统的写真绘像之长。郎世宁多次奉旨为乾隆和后妃们绘制了具有重大礼仪意义的穿着朝服的标准像,国画油画都有。雍正时期创作的《平安春信》绘着休闲汉装的富有生活气息的雍正与乾隆父子像,父子之情跃然绢上,又遵守中国习惯取正面光照以使人物面部无阴影,五官清晰逼真而又柔和。

《乾隆朝服像》将年轻的乾隆皇帝画得十分得体,尊贵、睿智、大度、安详。1739年绘制的《乾隆皇帝大阅图》,以鲜艳明丽的色彩、工致细密的笔触和巧妙的高光处理,描绘了乾隆首次检阅八旗官兵时的耀武扬威雄姿英发。人、马立体感很强,盔甲、马鞍、皮毛等很有质感,天上云气、地上草木色彩丰富多变,不同于传统中国画。

风流的乾隆仅正式后妃就有41个,有意思的是,郎世宁绘制的至少10多位乾隆后妃的画像上,她们竟长得让人一时分不出谁是谁。电视剧中的说法是,郎世宁的写实画像让后妃们都不满意,最后他殚精竭虑才想出高招儿,先画出一个标准像模版,然后根据各人情况稍加修改即成各人的画像,结果皆大欢喜。考察起来,这个标准美人像应是以乾隆最爱的孝贤皇后为基础吧。《孝贤皇后朝服像》绘皇后身着华丽的朝服端坐宝座。精工的笔法和富丽的设色,使观者觉得人物的立体感和衣服的质感都很足,皇后气质尊贵贤淑庄重,面容美丽并透出些微的性感。《慧贤皇贵妃像》非常精致细腻,运用正面光线使人物面部清晰,又以体面结构造成立体效果,解剖准确,背景满涂青色,从中可以看出郎世宁曾受西班牙画风的影响。

郎世宁还主画了许多乾隆的生活图像。他奉旨而作的人物画中著名的《心写治平》,描绘乾隆与10多名妃嫔在一起。乾隆仅在该画完竣、七十万寿及禅位时看过此画,平时将画密封盒内,旨谕窃视此画者必凌迟处死。《乾隆雪景行乐图》和《岁朝图》描绘乾隆与子女共庆新年。图中作为人父的乾隆被画得有如慈悲的圣像,其他人情绪欢乐无比,画面色彩鲜艳华丽,人物细腻如真,房屋以焦点透视法绘成而有纵深感。

清朝以马上取天下,狩猎是皇帝例行的习武和娱乐活动。《哨鹿图》和《围猎聚餐图》等记载了乾隆在围场打猎的情景。描绘皇帝等结束打猎返回营地、猎毕在营地分享猎物等场面,人物和狩猎场秋天的环境都很生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GMT+8, 2024-12-29 04:50 , Processed in 0.02263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