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 Board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额里真

[求助]道光的静贵妃究竟是怎样的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1-26 22:30:38 | 显示全部楼层

蘅芜公爵,我想你把孝静在皇宫里的权力看太高了吧!不,不止如此,你是不是以为所有妃嫔的升降都是由皇后或者皇贵妃说了算的?要是你是这么看的,我觉得我没法子和你交流,因为立场或者说是基础理论是不同的,抱歉,你要觉得孝全是宇宙无敌完美皇后的话,我也不跟你争论了,没意思。人无完人,不要因为宣宗给了个“全”字,就真的把扭祜禄氏打造成了完美啊!那要这么着,这望文生义的本事也够高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26 23:35:3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倒不觉得孝全完美,毕竟现有的认知就足以说明孝全并不宽容而且锋芒毕露容易招人记恨。

 

但是我反对有人因为恭王就无限美化静妃,给静妃贴金:

 

1.说静妃受宠。早年确实受宠,不过一个很能生,身体有健康的女人21岁绝育,每次晋封都是因为生育的女人,无论如何也不能跟那些不凭生育就平步青云的人比。况且后来都是按部就班,并没有任何特出恩典给过静妃。

2.说道光本身有意封静妃为后或道光有意让咸丰封静妃为太后。无稽之谈,道光若是对静妃有什么特出情谊就不会升个皇贵妃还那么费劲,明白无误把她订进妃园寝。

3.说什么静妃养了咸丰六年封太后是理所当然,咸丰不封是咸丰小心眼。明明是静妃恭王母子,都不是小心眼了,适当一辈子小妾扶不了正的怨妇情节大爆发,贪得无厌了。宋朝以后哪个皇帝的区区养母就敢封太后?更不用说静妃出身比道光三后差之千里,又有道光对其妾室地位的明确表态,居然还敢闹腾。

4.说静妃是好母亲,一个好母亲。咸丰对于她六年的养育已经是逾制报答了,还不满足,据记载,“圆明三园”之一的万春园,原名绮春园。道光年间,尊养嫡母孝和皇太后于此。咸丰帝即位,破格奉养仅为先帝妾室又非生母的康慈皇贵太妃居绮春园,这是咸丰帝以道光帝侍奉孝和太后的方式来侍奉康慈太妃,而探病问安,又无异于亲子,这些都是逾制报答太妃的抚育之恩。静妃母子百般索要“太后”名分的行为,不仅是挑战理法制度,更是实实在在挑战咸丰内心的感情底线,尽管咸丰一忍再忍,但最后恭亲王矫诏的行为彻底打掉了咸丰对孝静母子最后的亲情。静妃在宫中生活30多年,十分清楚此事的风险,若非咸丰不可预知的早逝,恭亲王的前途可想而知。作为一个母亲,她用自己养子的感情和亲子的前途做牺牲品,终于换来了“皇后”的名分,同时也换来了养子感情上的彻底反目和亲子前途的断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7 01:20:5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问题去年大概就讨论过了。

 

1.即使同为妻,原配和继室行使的职责相同,但是地位有别。《春秋左传注疏》中提到:“诸侯始娶,则同姓之国以姪娣媵。元妃死,则次妃摄治内事,犹不得称夫人,故谓之继室。”可见原配和继立地位有别。故有嫡福晋和继福晋之说,孝穆虽未真正当过一天皇后,却在孝慎之上。

 

2.孝慎、孝全是以妾进为妻。这样的填房比起再娶的填房名分上也是大打折扣的。清代法律规定,以妾为妻,丈夫处杖九十,并须改正。虽有“扶正”之说,但从经典上来讲,是不合礼法的。清贵点的人家,继室需另行聘娶。不过,宣宗与佟佳氏是十三年十二月奉旨再婚的。

 

3.文宗并非打了折的嫡,而根本就不是“嫡”。文宗出生之时,孝全只是妃,并非皇后。所以文宗并不能算嫡子。况且孝慎死后孝全是以资历+有子而成为新任皇后的。和儒林外史里严监生那位有子的妾室“赵新娘”意思一样(当然孝全只是在皇家而已),虽然成了妻,但是儿子并不能算是嫡子。假设孝全于文宗之后又生一子且已成皇后,那此子就为嫡。如殷纣王的母亲生他哥哥微子之前不是正妻,所以微子就是他的同母兄(殷纣王出生时其母已是正妻)。

 

4.孝全二十年一月去世,四月行册谥礼,同月孝静进皇贵妃。这和孝慎死后行册谥礼不久孝全进皇贵妃时间差不多。二者在此点并无什么高下之分。孝全出身比较高,平步青云并不算什么新鲜事,宣宗后宫里同一时期在身世上比孝全高的只有孝慎了。清代选妃看的是门第,而中后期皇帝子嗣艰难,则有子也成为晋封的关键。而孝静以较低的出身晋位如此迅速,确实显示出其受宠。当然有子也是一方面,但是孝全能当上皇后除了她是后宫里除了孝慎地位最高之外,不也是因为有子么?如果孝静所生二子、三子存活,历史很可能会是另外一种局面。

 

5.彤贵妃虽然无子晋升很快,但显然这种宠爱是不能长久的。从后来的一跌到底就可以看出,她之于宣宗不过是一时的喜爱,但因为出身比其他嫔妃都要好些,所以开始晋升的也快。彤贵妃不过生了三个女儿,与此同时琳妃那边不断的生儿子。由此可以看出琳妃当时也是颇为受宠的,尽管其出身低,但还是走到了贵妃这一步。孝全时期贵妃、妃之位的不是育有皇子就是出身较高,而孝静时期生有皇子的祥妃孝全时期降级,和妃死了,彤妃降级。其他人出身不高,受宠程度一般且没有生育,根本没有理由晋封。

 

6。宣宗时期嫔妃降级是非常普遍的事情,没有降级的人屈指可数。可见宣宗本人就是一个犹豫不决反复无常的人。谈不上谁的某个时期黑暗不黑暗。皇贵妃皇后并没有升降嫔妃的权力。同时,清代后宫管理森严,宣宗作为一个健全且能独立思考的皇帝,不会把升降的权力放到皇后或皇贵妃的手里。况且,当时孝和皇后健在,家法森严,宣宗又十分尊敬这位后母。有太后在那镇着呢。

 

7.彤妃死了两个女儿这个事件也被翻出来多次了。无语啊无语。。正如某些人所说,孝静又不是白痴。若弄死其他妃子的儿子,还能理解,给自己儿子扫清道路嘛。弄死两个丫头片子赔钱货,有什么实质意义?

 

8.宣宗立文宗不过是因为文宗居长,且没有让他看不过眼的地方,其母也算颇为受宠。自雍正起立储君,一般都是当时事实的长子,长子行为太不靠谱的再向下顺延,所以雍正虽然素来喜欢福慧,但选储君从开始就属意于乾隆(弘时根本就没让雍正看上眼,况且也算过继出去)。而乾隆本想立嫡,可是都死了。。乌拉那拉氏所生倒算是嫡,可是乾隆不待见。前面几个儿子死的死过继的过继。永瑆做事又不靠谱所以立了仁宗。宣宗也挑不出文宗这个长子什么毛病,立长也没什么稀奇。但是,在选亲家的过程中,宣宗到底偏爱谁一下子就能看出来了。文宗第一任妻子娘家地位一般,而恭王妻子则是桂良的女儿。同样,孝静的女儿初封就是固伦公主,嫁的景寿(景寿曾祖是孝贤皇后之侄子,家世显赫)。宣宗三后都死于宣宗之前,合葬是必然的。但是孝静从当时来看,死在宣宗之前的可能性很小,必然不会合葬。孝静宝顶规格是比照慕陵造的,规格并不低,妃园寝变陵也不是不可能(比照孝东陵)。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末,道光帝曾降旨在妃园寝添建石券一座;十月十一日又下谕旨:“妃园寝前层中座石券,着照龙泉峪宝顶式样,修建宝顶一座,再行踏看,绘图呈览。钦此。”可见宣宗于孝静之事确实有暗示。由文宗来追封,既不影响政治格局,又不委屈自己所爱。有慈母之例,想必宣宗没想到文宗不会如此不孝吧!即便如此,宣宗还是怕不保险,把自己的小儿子封王写入遗诏,明摆着不想让小儿子吃亏。但是这一点宣宗的确失算了。

 

9.孝静能在反复无常的宣宗后宫混了几十年没出什么问题且混到皇贵妃的位置,说明此人不简单,至少审时度势方面是没有问题的。但为什么恭王母子会如此看重名分?如此便说明,尊孝静为太后也许就是宣宗生前的意思。恭王若是真的矫诏,下场肯定不止回去读书这么简单。文宗本质并不是孝顺之人,只不过有杜受田指点伪装的比较好而已。宣宗死后不足三年便大选秀女,对待亲生父亲尚且如此,更何况孝静!

 

10.文宗不仁不孝,追究起来是谁的原因呢?文宗十岁孝全才去世,孝全影响不可谓不深。孝全与孝和关系不和已不算什么秘密。母亲尚且如此,又能指望儿子如何有孝悌之心?此外教不严,师之惰。在皇子成长过程中,接触多的就是老师。杜受田学问虽是好 但是拍马屁好钻营之人,好投皇帝所好。 而恭王的老师卓秉恬为人正直。这些对于二人的性格养成都有一定的影响。

 

11.纠正一点,孝慎虽当过妾室,但是通过年龄推断并不正确。清代选皇子福晋、侧福晋等并不一定通过选秀。直接看中栓婚有之,选秀亦有之。而18、19岁结婚也不算什么新鲜事,孝哲嫁给同治时18,隆裕嫁给光绪时21。

 

 

最后要说的是,年年炒冷饭,年年没新意。无非就是这点东西 翻来覆去的 复制粘贴 无数遍 有意思么?!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2-8 21:36:21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22 10:25:20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说咸丰不是嫡子,那永璂就是嫡子了吗?

只能说不是元后嫡子,是继后嫡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20 07:53:16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榮壽在11/26/2008 10:46:48 AM的发言:

上面有位朋友说咸丰身体健康,其实咸丰青少年时期身体素质就不太好。

他好色滥饮是事实,死前过着活一天乐一天的生活。。自号“且乐道人”

他死的当天还定好了第二天要看的戏目。。

他不完全信任肃顺,也不完全信任两宫,更不信任老六,结果彻底成了一个烂摊子

咸丰做皇帝,错不错在他自己,错错在道光,道光在选皇太子的时候,德才两个条件,没有考虑德才兼备,只考虑到了德而没考虑了才,实际上咸丰后来在德的问题上做的也是很不够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GMT+8, 2024-6-28 19:20 , Processed in 0.027361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