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康熙年间,全国范围内大规模的反清复明斗争大都平息,清王朝在逐步统一大陆后,已建立起一个空前规模的多民族的封建大帝国。清政府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使满汉间的民族矛盾得到缓解,社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整个社会开始走向和平安定。休养生息的新时期。医治战争创伤,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同对付西方列强的侵略,是世代的要求,是绝大多数中国人的共同愿望。
郑成功收复台湾虽然功不可没,但在此后的20多年时间里,以郑经、郑克(土+爽)为首的郑氏集团与清政府隔海对峙,造成台湾与大陆长期分裂的局面,这是不利于国家的统一和繁荣,违背两岸人民根本利益的。在这种历史条件下,郑氏集团的反清斗争就已失去了反对民族压迫的正义性质,而蜕变为阻碍国家统一和社会发展的地方割据活动。更为严重的是,郑成功的继承者郑经宣称台湾“远在海外,非属(中国)版图之中”,郑氏集团在台湾的“万世之基已立于不拔”,企图以俯首称臣来换取清政府承认台湾是中国的藩属国,使台湾从中国的版图中分裂出去。为了结束海峡两岸的分裂局面,消除东南沿海的长期威胁,以实现国家的统一和安定,清政府从康熙元年至康熙二十二年(1662--1683)对台湾郑氏集团进行了长期的斗争,终于完成了统一台湾的历史使命。
清军夺战金、厦,郑经退据台湾
从康熙元年郑成功去世,到康熙二十二年清政府最后统一台湾,清廷与台湾郑氏集团之间共进行了十次和谈。在这一系列和谈中,双方分歧的焦点都集中在“依朝鲜例”和“削发”这两个问题上。而“依朝鲜例”又是郑氏集团在历次和谈中提出的首要条件,也是其谈判的基本立场。所谓“依朝鲜例”,就是要求清政府依照当时中国与朝鲜的关系模式来确定中国大陆与台湾、清中央政府与郑氏割据政权的关系。朝鲜是中国的邻邦,由于历史的原因,当时的朝鲜成为中国的藩属国。郑氏集团坚持“依朝鲜例”,就是要清政府承认台湾为中国的藩属国,把台湾从中国领土中分裂出去。这与清政府统一台湾的主旨完全相悖,遭到清政府的拒绝。
康熙二年十月,清军分三路发动进攻,其战略意图是分进合击,一举攻占金门、厦门二岛。
清军秘密招降了守卫陆路要地高崎的郑军将领陈升,并出其不意地攻占了郑氏集团在大陆沿海最重要的根据地厦门,一举打乱了郑军的整体防御体系,导致郑军全线败退,郑经等人率部退至铜山。清军随即占领了金门。据守其他要地的郑军将领纷纷降清,铜山就成为失去屏障.孤立无援的孤岛。郑经见部下众叛亲离,已成土崩瓦解之势,知大势已去,暗中做好了逃往台湾的准备。1664年3月,郑经命周全斌。黄廷率部断后,自己带领残余官兵6000多人乘船撤离铜山,仓皇东渡台湾。郑经逃离后,断后大将周全斌因与郑经心腹洪旭等人有矛盾,担心到台湾后受其排挤,遂统兵向福建总督李率泰投诚。黄廷也接到了李率泰的招降密信,与周全斌同时归顺了清廷。至此,李率泰的攻心、招降策略大获全胜,清军果然兵不血刃就拿下了铜山,郑氏集团在大陆沿海的抗清基地完全丧失。
据史料记载,从康熙元年到康熙三年,郑氏集团共有文武官员3985人、士兵10万余人向清军投诚,大大削弱了郑氏集团的实力。
郑经逃抵台湾后,立即采取措施,加强防务,以抵御清军对台湾、澎湖的进攻。由于澎湖地处大陆与台湾之间,是台湾的海上门户,又是海上交通要道和大陆到台湾的必经之地,郑经将台湾防御前沿设在澎湖。郑经在澎湖湾内设置了报警烟墩和炮台,由薛进思等将领统兵守卫。
康熙三年三月,在清廷军事进攻、政治招抚和经济封锁的打击下,郑经被迫退守台湾。当年六月,施琅和李率泰等人联名上书朝廷,要求乘胜进攻澎湖,直捣台湾。朝廷下旨同意施琅等人攻取台湾的意见,授施琅为靖海将军,统领水师,前往征剿。
施琅接到朝廷进军台湾的命令后,即着手实施攻台行动。他将作战计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攻占澎湖,在澎湖设立清军大营,观察台湾形势;第二阶段,根据风向、地形及敌情相机而动,出奇制胜,夺取台湾本岛。
从康熙三年到康熙四年,施琅统帅清军船队三次进攻澎湖,都遭失利。三次失利,从表面上看都是由于天时、风向等自然因素造成的,但从其内部原因来看,却是清廷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条件尚不成熟的情况下,贸然发动攻台行动的必然结果。当时康熙皇帝年纪尚幼,由鳌拜等重臣佐理朝政。雄心勃勃的鳌拜使用阴谋手段排除异己,培植党羽,逐渐形成了独揽朝政的局面,使清廷内部争权夺势的斗争不断激化,削弱了清政府的政治力量。同时,当时盘踞西南和东南地区的“三藩”拥兵自重,称霸一方,形成尾大不掉的局面,成为巩固和加强封建国家统一的严重障碍,使清政府无法全力以赴实施统一台湾的军事行动。
清军三次攻台行动均告失败,其消极影响很大,以至于后来清廷中许多人谈海色变,对武力统一台湾丧失了信心。同时,自郑氏集团退守台湾,东南沿海地区大规模战事已经结束,饱受多年战乱之苦的百姓渴望恢复宁静的生产和生活秩序,清廷中央和地方的财政也难以负担福建、广东等地大量驻军的粮饷供应。这些因素导致清政府的对台策略发生变化,从以武力统一为主变为停止武力行动,完全寄希望于通过和平方式统一台湾。但和谈并未取得任何进展,郑军乘“三藩之乱”多次进犯大陆沿海地区。
康熙皇帝从与台湾郑氏集团多次和谈失败的教训和郑经武力进犯大陆的威胁中认识到,以纯粹的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的可能性是不存在的,要实现统一,必须诉诸武力。康熙十八年(1679)平定三藩叛乱的战争尚在进行当中,康熙皇帝即已下定了武力统一台湾的决心。
康熙二十年正月,郑经病死于台湾,郑氏集团因权力之争,内部矛盾激化,康熙帝认为武力统一台湾的时机已到,便做出了武力统一台湾的战略决策。从当时的情况看,清政府武力统一台湾不仅是必要的,而且各方面条件已经具备,统一的趋势已不可逆转。康熙帝高瞻远瞩,把握时机,顺应时势,做出进军台湾的历史性决策,是完全正确的。
康熙帝任命施琅出任福建水师提督,授予施琅“专征”权,由其一人全权指挥清军的攻台行动。
施琅上任伊始,即着手对福建水师进行整顿和加强,选拔得力将领,对水师官兵进行海上作战训练,修造可以经受海上风浪且具有一定攻击力的战船,监制海战及登陆所需器械等等。他不断派出间谍深入敌后,利用郑军中的旧关系,进行策反和情报工作。他还派遣小分队乘快船到在澎湖附近海域,对郑军进行佯攻和火力侦察,以弄清其兵力部署和防御设施等情况。
在充分了解敌情的基础上,施琅制定出攻台作战计划,其中最重要的是根据台湾海峡的气候特点,选择正确的渡海时机和进攻路线。施琅根据风向和已知的敌方防御情况,决定清军船队从铜山起航,乘6月的西南季风向东穿越台湾海峡,首先夺取地处澎湖主岛以南、郑军防守薄弱的八罩屿(今在湖望安乡)一带。这样就可获得船队的锚泊地和进攻出发地,并占据上风、上游的有力位置,向澎湖发起攻击;攻下澎湖,扼敌咽喉,然后兵锋直指台湾,可顺利实施“因剿寓抚’的战略方针。
1683年6月上旬,施琅将由福建水师和部分陆师官兵组成的水陆两栖部队集结于铜山港,进行临战前的最后准备。他用米堆成“沙盘模型”,向将士们明确而详细地阐述了自己的作战意图和方案,又下令在各战船的船帆上以大字书写本船主将的姓名,这样既便于指挥,又可根据其进退以定赏罚。施琅犒赏全军将士,进行誓师仪式。
清军攻台部队共有官兵2万余人,战船230余艘,船坚炮利,士气昂扬。6月14日清晨,施琅一声令下,清军舰队浩浩荡荡驶出铜山港,风帆鼓起,龙旗飞扬,向着东北方向的澎湖进发。
6月15日,清军舰队抵达澎湖西南的猫屿(在今七美乡)、八罩屿(在今望安乡)一带海面,与小股郑军巡海哨船相遇,郑军未作抵抗即向澎湖主岛方向逃逸。清军按计划顺利夺取了八罩屿作为锚泊地,并派官员乘小船到郑军未设防的将军澳、南大屿安抚岛民。
16日晨,施琅率清军向郑军防御阵地发起进攻。郑军守卫澎湖的统领刘国轩指挥郑军水师在澎湖港湾内排列横队,依托岸炮火力抵抗清军。清军船队由于行动不一致,将士争功,前后拥挤冲撞,队形发生混乱,部分战船被突然上涨的潮水冲近郑军炮台,陷入郑船和岸上火力的包围之中。施琅见前军危急,急忙驱船冲入敌阵,奋力救出被围的战船,激战中眼部负伤,只得率军退出战斗。刘国轩看到清军退却,也不追赶,下令鸣金收兵。郑军坚持“谨守门户,以逸劳’,幻想着台风一到,清军将不战自溃。
17日,施琅将船队撤回八罩屿进行休整。施琅久经战阵,初战失利后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他一方面严申军令,赏功罚罪,以激励官兵的斗志;一方面组织清将及时吸取失败的教训,并对下一步作战行动进行了周密的筹划和部署。总兵吴英根据清军战船数量占优势的情况,提出以五条船围攻敌一条船,以“五梅花”阵破敌的计策,这样既可免除战船互相冲撞之患,又可发挥数量上的优势,各个击破敌船。此议为施琅所采纳。
18日,施琅派船先攻取了澎湖港湾外的虎井、桶盘二屿,扫清外围。
19日,施琅亲自乘小船到澎湖内、外堑等处侦察敌情及地理形势,并派老弱残兵分两路作攻内、外堑,以为示弱骄敌之计。
22日晨,经过充分休整和准备的清军向澎湖郑军发起总攻。施琅将清军船队分成四部分,其编成、任务是:施琅率56只大鸟船居中,编成主攻船队,正面进攻郑军主阵地娘妈宫;随征都督陈蟒等率50只赶缯船、双帆(舟居)船居右,编成东线攻击船队,从澎湖湾东侧突入基隆屿、四角山,为奇兵,配合主攻船队突击娘妈宫;总兵董义等率50只赶缯船、双帆(舟居)船居左,编成西线攻击船队,从湾口西侧进入牛心湾,为疑兵,牵制西面的郑军;其余80只战船为预备队,随主攻船队跟进。主攻船队56只战船,分为8股,每股7只,各作三叠,成梯次队形前进,施琅居中指挥。战斗一开始,双方均发炮对射,一时战矢纷飞,烟尘蔽日,咫尺莫辨。接敌后,清军按照施琅“遇贼船一只,即会数只合攻”的命令,变换使用“五梅花’阵,集中兵力击敌。战斗进行中,南风大发,波涛汹涌,清军处于上风头,清船借风势扬帆疾进,奋勇杀敌。正酣战间,清军东、西线船赶到,与主攻船队一起合击郑军。刘国轩见其军败局已定,匆忙率残部31只战船从澎湖北面的吼门逃往台湾。施琅见海上作战取胜,遂令清军分抚诸岛,招降守岛郑军。防守娘妈宫、内外堑、风柜尾、四角山、将军澳、西屿头等处的郑军孤立无援,纷纷向清军投降,澎湖列岛全部被清军占领。
澎湖海战是清、郑双方带有决战性质的一次作战。经此一战,郑军精锐丧失殆尽,军心动摇,士无斗志;清军占有澎湖,土气旺盛,为统一台湾本岛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澎湖海战结束后,清军对台湾郑氏集团已形成大兵压境的有利态势。这时,施琅为贯彻“因剿寓抚”的战略方针,下令暂停军事进攻,一面休整部队,补充弹药给养,做好进军台湾的准备;一面发动政治攻势,推动台湾问题向政治解决的方向发展。
为在澎湖尽快恢复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秩序,施琅严禁杀戮,张榜安民,宣布免除三年的租税徭役,使澎湖百姓得以休养生息,这对台湾的居民也不能不有所触动。他实行优待战俘的政策,为战俘疗伤治病,并允许投诚及被俘郑军官兵返回台湾与亲人团聚。这些人回到台湾后,将其所见所闻辗转相告,产生了巨大影响。施琅向台湾军民发布了《安抚谕诚示》,宣扬清政府宽大投诚者的政策。他又派原刘国轩的副将赴台做刘国轩的工作,促其劝说郑克(土+爽)等人向清政府投诚。
施琅与郑氏集团有杀父之仇,全家有数十口人丧于郑氏之手,但他能摈弃家仇,以国事为重,表现出他不仅是一个智勇双全的武将,而且具有清醒的政治头脑和卓越的政治才能。
施琅对台湾郑氏集团的招抚策略,康熙深表赞许,并立即向台湾郑氏集团颁布了赦罪诏书,严正指出:郑氏集团割据台湾,人民饱受其苦,这种局面应尽早结束。郑克(土+爽)等人若能“悔过投诚,倾心向化,率所属伪官军民等悉行登岸”,不但以往罪过全部赦免,而且将得到清廷的优待。
康熙二十二年(1683)6月,郑克(土+爽)派人与清军谈判,表示愿意投诚,但又提出自居台湾的要求。施琅严词拒绝。并提出:必须将台湾的人口、土地全部移交清政府管理;郑氏集团人员遵旨剃发,迁入内地,听从清政府安置。7月5日,郑克(土+爽)等人表示完全接受清政府的条件,向清政府上表投诚,和谈取得成功,为台湾本岛的和平统一铺平了道路。
8月13日,在郑氏官员的引导下,施琅率军从台湾的鹿耳门(今台南市安平淮北)入港登陆。施琅沿途察看形势,感叹进入台湾的通道“港道还回,地势狭窄,波涛湍急,可谓至险至固”,庆幸能兵不血刃地平定台湾岛。18日,施琅主持举行了隆重的受降仪式,宣读了康熙皇帝的赦诏,郑克(土+爽)等人遥向北京方向叩头谢恩。然后,施琅带领清军顺利接管了台湾。
清政府统一台湾共在台湾建府设防,其战略意义重大而又深远,是确保台湾和大陆沿海地区安全的重大措施,同时也对整个中国的国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此贴子已经被竹潋于2006-3-25 11:23:33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