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族男女都有紮耳洞戴耳環的習俗,並且戴耳環歷史悠久。遠在清朝入關前甚至後金時代,滿族婦女注意耳飾,
插以金銀珠玉爲飾,耳飾則時興戴多環,五、六或八、九環不等。後來戴珠串耳鉗,一耳四鉗,也是正常現象。鼻左
旁亦挂一小環。清入關後男子“耳垂金環”的習俗被廢止,女子戴耳鉗仍沿襲舊俗。清代服飾制度規定,皇后、妃、
嬪、公主、福晉戴耳環,多至三對。這三對耳環都是珍珠的,每串兩顆,用金片間隔,上端飾金鈎。滿族女性從小就
要在耳垂上紮三個小孔,同時戴上三只用名貴材料製成的耳環,稱爲“一耳三鉗”,這個舊俗也是滿族婦女所必須遵
守的。
滿族進關以後,每逢宮裏選秀女,都要事先派人驗看耳朵眼,否則家長受責。據載,乾隆帝於四十年(1775年)曾
說:“旗婦一耳戴三鉗,原系滿洲舊風,斷不可改飾,朕選包衣佐領之秀女,皆戴一墜子,並相沿至於一耳一鉗,則
竟非滿洲矣,立行禁止。”諸如此類記載在《清稗類鈔》中都屢見不鮮。以後嘉慶、道光等朝也都強調,所以這種習
俗在滿族婦女中,延續了很久。直到民國初年,在東北滿族聚居的地方,仍可看到一些老年婦女耳戴三鉗,有的竟因
耳垂窄小,強紮三孔,結果將耳垂豁開的情景。可見,這種“一耳三鉗”的耳飾也是入關後滿族的標誌之一,有別於
漢族婦女的一耳一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