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流传甚广的香妃-----即容妃像
很多人都说不是。。。。。是一个贵族妇女的肖像画改变而来
今天在网上看到这张图。。。。。和容妃的一摸一样。。。。就衣服颜色不一样。。。。脸有点不一样而已。。。
图上的文字是琦善之女像。。。。。有没有高人来 八一八。。。。。
使用道具 举报
这两幅图,从发型上看,完全是晚清汉族民籍妇女的典型样式,从服饰上看,具体说应该是“光绪朝”以后的。旗籍妇女绝不会梳这种发型。这种持绢半身便装仕女油画肖像,是十九世纪中后期南方特别是广东地区所流行的,《中国明清油画史》对此图的来源定为--香港某富商夫人肖像,指的是下面那张蓝色的原始图,现藏香港艺术馆。红色的一幅明显是以蓝色为基础,照搬了其中的发型服饰,只是换了颜色,另外把五官也做了较大改动,红色一图的最早来源,据说是孙殿英抢掠于清东陵的乾隆裕陵,后献于宋美龄,由其收藏,宋氏坚持认为这是所谓的“香妃”,其死后此图未见于民间流传。
啊,接受不了事实,原来所谓的容妃画像也是假的。
关于红色的那幅,据说是孙殿英盗于清东陵裕陵的画像的来历,我个人做如下推想: 孙将东陵宝物献于蒋宋时,宋很可能问她,有没有关于“香妃”的物品,因为自民国二年以后,关于香妃的野史,早已在民间大为流传,据说那位蒋夫人十分喜爱这位早于辛亥革命一百多年,就敢于向清帝“捅刀子”的“女英雄”。孙听到询问,大概不好说“没有”而扫性,于是另想办法,以便讨其欢心。 民国时期,北京城内有专门仿制内府(皇宫)书画的作坊,而且画作十之八九都说是郎世宁的,这其中“香妃”的画像是一大体裁(因为野史的流行),这类伪作的画技一般,装帧却很华丽,而且勾结大的书画店和古玩店,有自己的销售渠道,主要是蒙骗好奇而不明真相的外国人(因为当时来华的外国人都知道,清亡以后,确有大量文物被偷盗出来流散民间,当然另有一部分清宫文物流散海外,是被当年的英法联军,八国联国所抢掠的),他们花高价购得后,有人在多年以后还捐给所在国的大博物馆,这就是为什么国外收藏的清代名画有那么多假货的原因。孙殿英很可能就是在这类作坊中定制作了这幅所谓的香妃画像,献给宋美龄。这位夫人不识真假,一直当成是郎世宁亲笔所绘的“香妃”画像收藏着。抛开服饰发型等等细节,故宫研究郎世宁的专家早就说过,这幅油画的技术非常一般,并不是郎世宁一惯成熟严谨的高超画技,最能说明问题的是,它的透视有严重错误,根本不可能出自郎氏这位西洋透视大师之手(关于透视学,郎世宁在中国是出版过专著的)。
容妃画像伪作虽多,但真品还是可以找到。如果按民间流行和国外博物馆收存的数量,容妃画像(含单人肖像和便装或者戎装行乐图)大概在20幅左右,去伪存真,也能有五幅左右来源是相当可靠的。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GMT+8, 2025-5-11 20:36 , Processed in 0.03152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