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我觉得和卓姐姐也不必把那拉氏写得太工于心计,历史上的那拉氏要真是一个很工于心计、很善于迎奉的人,就不会发生因剪发而顶撞乾隆的事儿了。同情那拉氏的人不在少数,和卓姐姐可以适当考虑一下同情那拉氏的网友的想法。
首先谢谢清人的意见。我的想法是这样的:首先任何一个生活在封建男权社会的妇女都是值得同情的,我从来不会因为某人是某种意义上的恶妇就不加以同情,某人是某种意义上的贤妇就格外加以同情,我从来不是这种态度。我希望能写出这种感觉:没有圣人,没有恶人,只有活人。我对那拉氏寄予了相当多的同情和理解。但是小说毕竟不同于历史,从人物性格上考虑,要求各类性格相对齐全,这样方便展开情节设计和矛盾冲突,我相信历史上大概她们表面上都是一付标准淑女状,这样写实不是不可以,但写得最好也就是一本流水帐。相对于那些胡编造乱的意淫清宫文,我已经做到最大限制的保存了史实部分,同时牺牲了绝大部分的可读性和趣味性,如果再要求小说人物一味地和历史上对齐,那就写不成了。还是那句话,做为小说,需要比较多的考虑情节的安排和性格的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