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 Board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136|回复: 18

【祭日原创帖】天缘八部之四:苍天有泪——仁孝皇后【转自仙袂飘飘博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6-17 07:06: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由于一些原因,飘飘不能常来论坛。经飘飘授权许可,在仁孝皇后忌辰333周年之际,献《苍天有泪》一文。

感谢飘飘。

这兴许是飘飘最后一篇在乾隆论坛的原创,月先向飘飘致敬。

原帖转自仙袂飘飘天涯博客:http://blog.tianya.cn/blogger/view_blog.asp?BlogName=xianmeipiaopiao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6-17 7:19:59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6-17 07:14:10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缘八部之四:苍天有泪——仁孝皇后

她只活了二十二岁,因生而死。但她留下的和她带走的,却影响了整个康熙皇朝乃至更远。

她出身名门世家,金尊玉贵。

她善良贤淑,睿智坚强,没有丝毫的娇纵与刁蛮。

她与圣祖少年夫妻,两小无猜,同舟共济,相濡以沫。

她经历了盛世来临前最最艰难的岁月,却最终永远的留在了黎明前的时代。

她就是仁孝皇后——康熙一生最温馨、最纯真的纪念。

顺治十年冬天,一个大雪纷飞的季节里。京城辅政大臣索尼的府中降生了一个小小的女婴。这就是索尼长子噶喇布的女儿,也是飘飘本文的女主角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

在开始介绍赫舍里氏之前,我们有必要现行了解一下她的家世,因为在后来的日子里,赫舍里氏一生转折与际遇都与她身后,那个贵盛无比的庞大家族有着极其密切的关联。

与很多满洲世家相比,赫舍里氏一个没有多少深厚世系渊源的家族。但是,在短短的几十年里,这个充满了活力的年轻家族却以迅速而勃发的姿态一跃成为满洲贵族中最令人瞩目的焦点。而这,正是乱世中能够带给人们的惊喜与奇迹。

十七世纪初期,当太祖皇帝的铁骑踏破了哈达的城防时,居住于此的一支赫舍里氏族便在首领硕色的带领下归附的建州。由于拥有良好的文化素养,硕色兄弟均得到了太祖的重用,至索尼成立时,更成为了赫舍里家族骄傲的千里驹。

从十几岁开始,索尼便以侍卫的身份跟随在太祖皇帝的身边。至太宗时,更加得到重用。不仅仅是公事,就连回访公主,探望贵妃这种皇家私事都毫不避讳。凭着无比的忠心和几代帝王的信任,索尼从一个小小的侍卫一路升迁至议政大臣、一等伯爵。到康熙即位,他更是以四位辅政大臣之首的身份成为权倾一时的当朝首辅。与此同时,赫舍里氏其他家族成员也纷纷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赫舍里家族从此迈入了走向鼎盛的高潮之路。

年幼的赫舍里就是在这样一个家庭中慢慢长大的。由于家中数代长辈皆以文治见长,加上满洲入关已有年月,汉文化对于赫舍里的影响颇为显著。而汉家礼教对于女性的各种要求也在她小小的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于是,在这样长期的耳濡目染下,赫舍里逐渐成长为一个拥有纤纤大家风范的名门闺秀。

康熙四年,一个改变了赫舍里一生的年份。在这一年里,十三岁的她成为了康熙皇帝的妻子、大清国的皇后。从此,赫舍里正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演绎了一场虽然短暂,却又令人刻骨铭心的凄美人生。

应该说,赫舍里与玄烨的结合是一场政治斗争的产物。随着康熙即位时间的推移,四位辅政大臣的权利开始日益膨胀,这其中尤以鳌拜为甚。原本,在最初的四辅臣排位中,鳌拜只不过居于末席,然而慢慢的,他却以后来居上的姿态赶超上来。虽然鳌拜自知无法超越索尼,但索尼毕竟已经是风烛残年,待其归天后取而代之成了鳌拜的目标。也正因为如此,他与居于次席的苏克萨哈产生了剧烈的矛盾。

事实上,四位大臣中,除了苏克萨哈是正白旗以外,其余三位均来自两黄旗。所以,鳌拜与苏克萨哈之间的矛盾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其实就是正白旗与两黄旗之间的矛盾。康熙四年,这矛盾终于到达了白热化的阶段,于是爆发了影响极大、后果极其恶劣的换地运动。在这场浩劫中,敏锐的政治触角促使孝庄太后做出了一个决定,那就是册立索尼的孙女赫舍里氏为皇后。孝庄此举的意图在明显不过,除了为康熙的亲政奠定基础以外,还可以分化三为两黄旗辅臣的关系,并且可以促使因官场事事而变得世故圆滑的索尼再次站出来,维护皇权的利益。

然而,事情远远没有这么简单。尽管得到了太皇太后的授意,可是赫舍里的皇后之路上仍旧是障碍重重。

前面我们说到过了,四位辅臣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一方面,旗族利益的争执使索尼、鳌拜和遏必隆走到了一起,矛头直指苏克萨哈。另一方面,鳌拜的飞扬跋扈也引起了索尼、遏必隆的不满。四个人时时因为不同的利益角度变换着权力组合。而这次册立赫舍里问题上,正好又让除索尼以外的其他三人站在了同一条战线上。

消息宣布不久,以苏克萨哈为首的三位大臣便来到孝庄面前抗议。他们提出:“若将噶布喇之女立为皇后,必动刀枪。满洲下人之女,岂有立皇后之理?”这篇陈奏中,直指索尼家族战乱归降的事实,并将此嘲讽为“满洲下人”。诚然,以索尼最初的家世来说,确实不如三辅臣,尽管如今他的政治地位高于三人,然而仍旧无法使他们对此释怀。三人中,苏索矛盾由来已久,鳌拜则惧怕索尼因此阻挡了自己的势力,遏必隆更是因自己女儿的落选耿耿于怀。种种原因汇聚一处,终于造成了现在尴尬的局面。

三个辅政大臣都有异议,甚至以刀兵相要挟,旁人看来,这一次赫舍里氏恐怕是要与皇后之为无缘了。然而事情却并非如此,坚毅果决如孝庄,多年的政治生涯和洞察事实的能力使得她在这场争斗中异常清醒。在巨大的压力之下,孝庄仍旧坚持自己最初的选择。其实,她之所以如此坚定,也是有她个人的考量。表面上看来,三人的行为确实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但仔细分析之下,又是破绽重重。首先是苏克萨哈,从两旗的斗争开始,他就一直处在弱势的地位,根本是自身难保,所以不足为惧;其次是鳌拜,一向以来他可以毫无顾忌的与苏克萨哈争斗,其中不乏索尼的默许与庇护,实力对比上仍旧不分伯仲;至于遏必隆,明哲保身是他一贯的作风,因此也不过是跟随在鳌拜身后随声附和,事实上毫无建树。这是也是孝庄太后之所以在赫舍里氏与纽祜禄氏之间选择赫舍里的原因。担任此刻虽是沆瀣一气,但终究是各怀鬼胎,真正到了关键时刻,也不可能同心同志。于是,孝庄太后果断的驳回了他们的上疏,维持了原案。当然,最后的结果也正像她所预料的那样,鳌拜等人没有采取进一步的行动,三人偷鸡不成蚀把米,反倒试彻底把索尼给得罪了。这也使得皇室从这桩婚姻中获得了更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就这样,这一年的九月,一身凤冠霞帔的赫舍里便怀着兴奋而忐忑的心情,踏着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之路,一步步的走进了紫禁城,走进了属于她全新的生活。

皇宫是一个人事复杂的地方,在这里生存,不但需要聪慧的头脑、高超的技巧和细腻的心思,还要有上天保佑的好运气。所幸的是,赫舍里刚好全都具备了。初入宫廷,年轻的她首先便面临着三个重大的课题。一是如何与皇帝相处,二是如何与太皇太后、皇太后相处,三是如何与宫中妃嫔相处。十二岁的赫舍里究竟要如何面对这一切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6-17 07:20:32 | 显示全部楼层

与康熙的关系是赫舍里皇后生涯成败的关键,这一点不只是她,恐怕连孝庄心里都在犯嘀咕。大婚喜轿进入紫禁城的那一天,那一幕,竟与十几年前的情景如此的相似。因为政治走进皇宫的皇后,和处在青春叛逆期的皇帝是否能够和睦相处仍旧是个未知数。这玄烨,毕竟是他的儿子啊。

然而很快,孝庄的担忧便消除了。原来,新婚的小皇帝和小皇后不但没有发生任何矛盾,反而相处融洽,情投意合。当然,会有这样的结局并不难理解,对于赫舍里来说,从小的教育使得她对皇帝有一种由来的尊重。或许入宫前,她也像所有情窦初开的少女一般,对爱情和未来有着朦胧的憧憬,尽管着憧憬是建立在政治联姻的基础上。然而入宫后,康熙皇帝也确实没有令她失望。少年天子那英武挺拔的矫健身姿,高贵祥和的傲人气质,以及胸怀天下的壮志雄心都深深地叩响赫舍里的心扉。更奇妙的是,从此以后,这就是她的男人了。未来的日子里,她将紧紧跟随他的节奏,并时刻追随他的步伐。因为眼前的康熙,不仅仅是她的丈夫,还是她的君王,她的敬仰和她未来的依靠。于是,温顺乖巧的赫舍里更加小心翼翼地在康熙面前展露着,她妻子的体贴和少女的羞涩。

而对康熙来讲,十二岁的他有着比他的父亲同龄时更加成熟稳重的心智。小新娘的温婉柔顺、大方得体,正是他所期望并欣赏的品质。加上那青涩中蕴含的盈盈气度,拘禁中又透露的点点纯真,更令他不由自主地心生怜爱。于是,相互的理解与尊重似的小夫妇之间的感情温馨而和谐。同时,共同的成长经历又为他们增添了一份“绕床弄青梅”的融融之意。

与皇帝感情的和谐令赫舍里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而在接下来在与太皇太后和皇太后的相处中,她更是具有先天的优势。前面我们讲到了,赫舍里是孝庄亲自挑选的并极力维护的孙媳妇。不论最初孝庄看重的是赫舍里这个人,还是她父祖手中的权力和威望,但从后来的接触中,赫舍里的谦恭孝顺以及周到的为人处事都令孝庄太后十分的满意。康熙的册文中曾写道“上事太皇太后、皇太后,克尽诚孝”,“勤两宫之孝养,娴以承颜”,“积深爱以事两宫,每迎色笑”,由此看来,赫舍里与孝庄和孝惠之间的关系是非常融洽的。而这一点,也是她能够赢得一向注重孝道的康熙认同与赞赏的重要原因之一。不过不管怎么说,想象当时的情景,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帝和皇后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欢聚在一起,果真令人感到异常的温馨与安慰。

在顺治帝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的时候,曾经提出了一条这样的理由:说她“处心弗端,且嫉刻甚,见貌少妍者,即憎恶欲置之死。虽朕一举动,靡不猜防,联故别居,不与接见。”不论顺治皇帝所说的是否属实,我们都可以看出,作为一个帝王,对于自己的皇后妃嫔极其厌恶的一点,便是嫉妒与猜疑。当然,在现在看来,我们对于这种嫉妒是能够保持宽容的态度的,毕竟,爱情是自私的,没有那个女人会真心希望自己的丈夫每天留连别的女人怀中。不过,在当时那个特殊的社会环境中,这种妒嫉变成了为人唾弃不齿之行,甚至在七出之列中也明确表明了这是一项可以休妻的规定。而在皇宫中,如何处理与众多妃嫔之间的关系是一个皇后能否得到尊重与威信的重点所在。

在这一点上,作为皇后的赫舍里,既是皇帝的原配正室,又是统御六宫的女主人。但于康熙感情深厚的她却并没有因此而独擅专宠,或是欺压宫嫔。正如册文中所言:“遇九御以宽和,恩能逮下”,“勤以率下,亲职事于内宫;慈以明恩,协欢心于诸御”,这些,正是康熙眼中,赫舍里母仪风范的真实写照。其实,关于这一点,不需要康熙如何渲染,我们仍旧能够体会。从康熙四年九月到康熙十三年五月赫舍里去世,九年间宫中先后诞生了九位皇子皇女,说明这个时期里,整个后宫生活都是以一种正常而有序的模式运行。当然,正像之前所讲得那样,赫舍里也是一个女人,也希望自己深爱的丈夫能够一心一意的守候在自己身边,然而从小的认知给了她更多属于封建传统女性的美德。也许在赫舍里的眼里,希望康熙能够多子多女,并且不在争宠方面为他增添烦恼,更是一种宽厚而绵长的爱情。

随着时光的流逝,年轻的赫舍里动用自己所有的热情与精力努力实践着一个皇后应尽的职责与义务。为了适应国家的经济状况,她紧紧跟随皇帝的意愿,以皇后之尊倡行节俭,成了康熙的名副其实的贤内助。而过去受到的良好教育与修养此时也给了赫舍里巨大的帮助。聪慧如她,优雅与从容早已随着时间深深地浸入了她的骨髓,令她在纷繁复杂的公众人事中显得得心应手、游刃有余。而由于她与皇家的联姻,也使得索尼在临终前的几年中全心全意地为皇家奔走,这一切,都为康熙日后的亲政铺平了道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6-17 07:42:59 | 显示全部楼层

康熙八年冬天,同样一个大雪纷飞的季节里,赫舍里的生活迎来了一次重大的丰收。她与玄烨的第一个儿子承祜降生了。同样在这一年中,16岁的康熙皇帝终于除掉了压在他头上整整八年的辅臣大山。当初不可一世的鳌拜,在少年天子精明的布置之下终于伏法。看吧,努力换来了收获,一切的一切似在往好的方向发展。而这,也是赫舍里一生最最幸福的时光。

每一个曾经发生的事实似乎都在启示着我们,永远不要试图揣测命运轨迹,否则,它只会带给你不幸与失望。

快乐的日子总是不能长久,康熙十一年二月,当玄烨陪着祖母在赤城汤泉修养的时候,却万万没有想到,那个聪明活泼,被他时作掌上明珠般的嫡子承祜却在紫禁城里愀然地夭折了。一直以来,康熙就是赫舍里的主心骨。只要他在身边,她就可以坚强的面对一切挫折,在康熙蛰伏在鳌拜的淫威下时,赫舍里静静地陪伴在他身边,跟他一同忧郁、一同愤怒、一同徘徊、一同无奈的日日夜夜。而如今,他却远在千里之外。只剩下赫舍里一人,面对病危的儿子,孤助无措的欲哭无泪。

看着心爱的骨肉在自己面前一点点地枯萎消逝,这是比自己的死亡还更加彻骨的痛苦。紫禁城寒冷的冬夜里,偌大的宫殿中只剩下生命流逝的细细声响。在这里,飘飘不愿推断或是猜测承祜的死因,只为了不愿触动那可怜的母亲最最伤感的神经。这时,赫舍里多么希望玄烨能够在她的身边,即使他也无法挽回孩子的生命,可至少能够让她有所依靠。是啊,就是依靠,七年的皇后生涯,让不满二十岁的赫舍里有着与她年龄并不相符的成熟。在别人的眼里,她就像一尊寺庙里的神像,尊贵而端庄,而只有在玄烨的面前,只有在他们独处的时候,赫舍里才会暂时的卸下所有金碧辉煌的外衣,回归到一个女人的角色。而如今,玄烨又在哪里呢?

承祜的离开带走了赫舍里真心的笑容,尽管她为了不让大家,尤其是康熙担心而尽力维持原样,但触及到内心的伤痛却久久不能释怀。就这样,赫舍里的身体渐渐变得越来越孱弱了。秋天到了,康熙再一次陪同孝庄去到遵化疗养。康熙的离去时的赫舍里不需要在假装开心,于是,就如同一只提着的一口气终于吐掉了一般,赫舍里病倒了。

十月初二,归途中的康熙得知了皇后的病情,焦急万分的他却无法抛下祖母赶回北京,甚至不能完全表露出自己的担心,因为孝庄太后也才刚刚从疾病中恢复过来。康熙了解孝庄与赫舍里的感情,知道如果告诉她的话,很可能产生不好的影响。但终究纸包不住火,害怕一向疼爱皇后的太皇太后怪罪,御医不顾康熙的警告向孝庄透露了真相。果然,一听到这个消息的孝庄太后立刻孝庄以命令的口吻告诉爱孙:“尔欲奉我同行固是,但中宫病剧,可速往省视,若病势痊可,不妨再来相迎。”

得到了祖母的允许后,康熙不再耽搁一刻,于十月初四下午申时(十六点),起驾急行,赶往北京。终于,归心似箭的他在第二天凌晨踏进皇后的寝宫。

这个时候的赫舍里正独自躺在病榻上昏睡,朦胧中却仿佛看到了玄烨的身影。也许赫舍里并没有将他当作是现实,虽然此刻无助的她是如此热切的盼望康熙能够在她的身边,就像半年前失去儿子的时候一样。但是她却也十分了解康熙的性情,抛下病愈的祖母回京探望自己,如此有违孝道的事情,赫舍里从不敢奢望他能够做到。但是最终,她却惊喜的发现,坐在床边,紧紧握着她冰冷双手的那个人,就是她的丈夫,就是她深深眷恋、朝朝期盼着,却又不敢让人知晓的人儿。

就这样,康熙在赫舍里身边陪伴了整整一天,而皇后的病情也大大有所改观。飘飘甚至可以看到,赫舍里好转的面色上带着浅浅的笑容在康熙的注视下沉沉的入睡。这一刻,不需要太多语言,夫妇二人的感情便在此时又一次得到了鉴证与升华。

第二年的秋天,赫舍里不但恢复了身体,并且再一次怀上了她和丈夫爱情的结晶。这个时候,被失去爱子痛苦折磨了整整一年多的赫舍里终于又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因为,上天总算是又将那可爱的孩子还给她了。

待产的前三四个月里,赫舍里过的平静而悠闲,她像一个初做母亲的少女一般急切的盼望着孩子的来临。然而没有想到的是,这一年的十二月,一个改变了大清朝命运的噩耗降临了。

康熙十二年十二月末,三藩之首的平西王吴三桂在云南起事造反,毫无准备的清政府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打了个措手不及。惧怕、妥协、恐慌像瘟疫一样在朝廷上下蔓延,而康熙,也走入了他人生最艰难的时刻。

如果不是早已知道八年后这场战乱的结局,我相信每一个处在那样境地的人,对于胜利的希望都是微乎其微,而这正是当时绝大部分贵族朝臣的真实状态。于是,各种责难纷沓而至,主张撤藩的康熙皇帝仿佛成为了战乱的始作俑者,一下子被拱到了矛盾的风口浪尖。在旁人看来,刚刚入关不久大的清朝,这一次恐怕真的要完了。此时,孝庄太后又一次站了出来,以自己的威信与智慧努力的帮助孙子渡过难关。可是,没有人知道,这个时候,站在康熙皇帝面前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正是他自己。

数十年后,当康熙再次回想起当年的心情时,也许还会有一丝疑忌,那个时候,真的是自己错了吗?

看着丈夫的忧虑与颓废,强忍住妊娠时的不适反应,此刻的赫舍里却突然又变得比从前更加坚强起来,并且又一次义无反顾地站到了康熙的身边。然而,这一次的事情却并不那么简单,随着时间的推移,全国各地四处都出现了叛乱,甚至是本京城内也并不安宁。问题不但没有任何的转机,反而愈加的难以收拾。

身孕在身的赫舍里不愿再给康熙增添任何的烦恼,尽管由于担心与惊虑已经是她感到有些不支,可是她却依然尽力维持后宫的秩序。然而就在赫舍里临产前一个月,又一个难题抛到了她的面前。

康熙十三年四月,为了表示誓要与吴三桂决战到底的决心,康熙皇帝下令处死了吴三桂在京的长子吴应熊和孙子吴世霖。而这吴应熊正是康熙的亲姑姑,恪纯长公主的丈夫。夫子要被处死,恪纯公主自然不会坐以待毙,她急急地来到宫中,向康熙求情。然而此时的康熙又有什么立场见姑姑呢,于是恪纯公主又只能来找太皇太后,不过,令她失望的是,孝庄竟然也支持康熙的举措。万般无奈之下的她最终只能来到赫舍里处。面对满面泪痕的长公主,即将临盆的赫舍里打叠了百样的好话劝慰。可是,也许连她自己都知道,这种劝慰实际上根本不会起任何的作用。同样是女人的赫舍里理解公主此时的心情,然而她又能怎么做呢?不帮助公主,让赫舍里在良心和情感上承受了巨大的负疚感,帮助公主向康熙求情,赫舍里的理智告诉自己这是不应该的。她也许从来没有想到,亲情与国家利益的取舍之难竟然会有一天也落在她的身上。最终吴应熊父子还是被杀死了,接下来来自公主的哀怨与责难团团的将赫舍里包围了起来,而她除了忍耐与安慰有还能做什么呢?

从康熙十二年底到十三年初,赫舍里经历了她生命最最艰难的时光。当国家的命运走到了无可挽回的分岔口时,处在权力中心的每一个人都断然会承担相应剧变而造成的压力与负荷,可不幸的是,赫舍里偏偏在这个时候要迎来自己第二个孩子,一切真的会顺利吗?

五月初三上午,在叛军一路长驱直入的硝烟中,二十二岁的赫舍里在坤宁宫诞下了她的孩子。抛去一切分娩的痛苦,老天如愿以偿的又给了她一个儿子。然而,躺在床榻上的赫舍里却没有多少力气享受重获麟儿的喜悦。生产的过程已经耗尽了她所有的心血,此刻的赫舍里感觉自己就像是一片羽毛,轻飘飘、昏沉沉地在半空中翻转,找不到落脚的地方,也找不到可以依靠的肩膀,一阵风吹来,更是彻骨的寒冷。

康熙这个时候却是十分得开心,自从承祜夭折后,他一直盼望着他心爱的皇后能够再一次生下一个嫡子。当产婆将喜讯告知他时,始终悬着一颗心的康熙总算是松了一口气。在这个兵荒马乱的时候,儿子的降生给了康熙莫大的喜悦与安慰。说不定,这就是上天赐给他的好兆头呢。不过,康熙的喜悦并没有能持续多久,身产后赫舍里的身体状况使他忧心忡忡。难产后的昏厥令赫舍里无法看到康熙的快乐,也无法听到他的呼唤。康熙的心里像是有一个什么很重要的东西正在一丝丝溜走,头也不回的理他而去。当产房里传来一声震天的哭声时,那本来在慢慢消逝的东西却仿佛一下子被抽干了,不由得让康熙的心狠狠地抽搐了一下。从得到儿子的无比快乐到失去妻子的巨大痛苦,短短两个时辰里,康熙却经历了人生所有的大喜大悲。而此刻,他却还没来得及跟那与他相濡以沫近十年的爱妻说上一句话,哪怕是嘱托与道别。

就这样,赫舍里离开了,仓促地走完了她短暂的一生。她只活了二十二岁,成了大清朝去世时年纪最轻的皇后。赫舍里的离去给了康熙巨大的震撼,他了解为什么皇后会难产,至少他自己始终是这么认为。除了失去她的痛苦,康熙的心里更多了一份难以排解的愧疚与自责。

一向理智的康熙,这一次却一反常态。他在一系列的悼念活动中,尽情的释放着自己的悲伤与痛苦。他为赫舍里上谥号为“仁孝皇后”,并在三天的五月初五日.将赫舍里的梓宫安放在了“紫禁城西”。于是,从这一天开始,康熙几乎每一天都要去梓宫前举哀。直到二十七日上午,他亲自把赫舍里送到了京城北郊沙河地区的巩华城。在梓宫安放处,玄烨又独自默哀许久,直到晚上戌时才起驾返宫。

然而,回到皇宫的康熙却仍旧放不下巩华城里的赫舍里,一天后,他又一次来到赫舍里的身边,静静的陪伴着她。关于康熙对赫舍里的哀悼与思念,不用飘飘多说,下面的一组数据就可以明白的说明问题。

据《康熙起居注》统计,康熙十三年六月至十二月,玄烨去巩华城34次,平均每月485次。十四年去24次,平均每月2次,其中赫舍里氏去世周年的前一天,康熙十四年五月初二日一早,玄烨提前赶至巩华城,当晚留宿一夜,翌日亲行致祭后返回。十五年去15次,平均每月125次。而在三年后康熙即将册立第二位皇后的康熙十六年正月至七月,他仍旧去巩华城7次,平均每月1次。十三年至十六年,玄烨共去80次。

在这几年中.每逢除夕的前一日,玄烨都无例外地去巩华城陪伴亡灵。即使是他已经有了第二位皇后的康熙十六年除夕,他也依然如故地冒着风霜严寒前去。不仅如此,康熙十六年(1677)五月初三日赫舍里氏去世三周年祭日时,康熙便于前一天上午来到巩华城,一直陪伴赫舍里直到第二天才返宫。十六年九月十日,距第二次立后刚过十几天,他更是不顾大喜之期应有避讳,“驾往阅仁孝皇后山陵”,亲自检视将要葬入赫舍里氏的陵寝。

康熙这些不同寻常的做法,连出使清廷的朝鲜使者也有所闻。康熙十五年十二月,自清廷返回的朝鲜使臣向国王报告说:“清皇(玄烨)不恤国事,……每往哭沙河宫殡后之所。”虽然“不恤国事”的说法实在有些夸张,但仍旧可以看出,在这段时间里,康熙对赫舍里的悼念之情是如何的深切真挚。

从以上的资料中我们不难看出,赫舍里的离去并没有让康熙对她遗忘,相反的,赫舍里依旧是他生活中的一部分。他时时害怕她会寂寞,他也知道她对他的眷恋和依赖。他不忍心她一个人的孤独的留在这里,尤其是在每一个节日的时候。飘飘不知道,当康熙独自坐在赫舍里的灵前,是究竟是怎样的情景,他会跟他心爱的妻子说些什么呢?是告诉她朝廷现在的局势、平叛战争的进展,儿子的成长,还是告诉她他最近的身体与心情和他对她永远无法抛却的思念?这个时候,康熙又会想些什么呢?是大婚之夜,一身红装的娇羞的新娘;是生下承祜时疲惫的脸上露出的心为笑容;是卧病中见到自己时的惊喜与泪水,还是每一个平凡的日日夜夜里,细心体贴的照看与陪伴?他会不会独自垂泪,只在她的面前,流露那不为人知的善感与脆弱?还有那远在天堂的赫舍里,这一切你都看见了吗?

仁孝皇后,就这样一点点地融入进了康熙的生活,还有生命。成为了他即将用整整一生去怀念的美好与牵挂。人道是:天若有情天亦老。若是天子的情义,是否也能感动苍天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17 08:10:26 | 显示全部楼层

写得太好了!!!!看到后面几乎快哭出来了~~

今天初三,一大早就赶来为皇后上香了,没想到月来得比我早啊,不愧是皇后的超级粉丝~~

超赞,文笔优美,把皇后的贤淑都淋漓尽致的展现了出来~

好了,占个一楼,去年因故没能赶上皇后忌日,今年一定好怀念一下偶心目中最最完美滴皇后~~仁孝皇后,祝你在天堂过得快乐,天天开心~!!祝你和丈夫儿子生活美满,幸福,永不分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6-17 11:42:24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柠檬,这文是飘飘辛苦赶出来的,就为了祭日不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17 11:59:30 | 显示全部楼层

还不快给加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17 12:56:54 | 显示全部楼层
奇怪啊,仁孝那么些粉丝今天都没现身?月,就咱俩人啊,忒不热闹了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17 13:29:14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不是仁孝的粉儿,但是在今天这个日子,为仁孝,也为了飘飘这篇文章的心意,心中默默祝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17 13:52:06 | 显示全部楼层
[em29][em29]今儿孝诚忌日    佳佳来上个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GMT+8, 2024-12-27 22:11 , Processed in 0.025289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