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 Board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965|回复: 43

[原创]大清皇后(康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1-26 16:25: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文授权乾隆网独家首发,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作者保留一切维护原创的权力。

明万历二十八年,努尔哈赤取得“哈达战役”的胜利,是以海西女真的哈达部的硕色不得已率领族人前来归降。由于硕色一家通晓满蒙汉三种文字,才华出众,硕色及其弟希福马上被努尔哈赤授予“巴克什(学者)”的称号,委以重用,多次出使蒙古诸部。由于硕色、希福出色的外交才能,不仅使自身免遭俘虏的屈辱,而且福及子孙。硕色之子索尼不仅继承了家族语言方面的天赋,而且武艺超群,骁勇善战,很快得到努尔哈赤的赏识,晋封一等侍卫,出入扈从,随军征讨,而这不过才是赫舍里家族与爱新觉罗家族亲密的开始。


多尔衮专权时期,索尼誓死效忠幼年的福临,所以被权臣陷害,罢免官职,守护昭陵。天无绝人之路,眼看索尼即将老死昭陵时,顺治七年十二月,多尔衮暴亡,小皇帝不忘索尼忠心护主,将他招回北京,加官晋爵,甚至临终前让他坐上了首辅的位置。昔日寄人篱下,如今万人景仰。索尼眺望远方,回忆自己从一亡国之人到今天位极人臣的种种,不禁唏嘘人生无常,变化万千。而他并未察觉此刻的尊荣还未到头,命运之神正缓缓打开赫舍里家族权倾天下的大门。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4-30 17:16:09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1-26 22:22:48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没说到康熙身上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1-27 10:47:02 | 显示全部楼层

佳偶天成相见欢,凤凰终游凤凰台

康熙四年九月,玄烨于太庙前向天地宣告:“朕惟乾坤德合,式隆化育之功。内外治成,聿懋雍和之用。典礼于斯而備,教化所由以与。咨爾何舍里氏乃内大臣噶布喇之女也。世德钟祥,崇動(原字下有‘四点水’)啟秀。柔嘉成性,宜昭女教于六宫。贞静持躬,應正母仪于万国。兹仰承太皇太后懿命,以册宝立爾为皇后。其尚弘資孝養,克赞恭勤。茂本支奕葉之休,佐宗庙维馨之祀。钦哉。”索尼之孙赫舍里氏遂成为康熙嫡妻,母仪天下的大清皇后。

对于孝庄皇太后之所以舍弃蒙古公主,而迎辅臣之后入主中宫,笔者以为原因有二:一是清朝的关内统治趋于稳定,蒙古的政治地位有所下降,以蒙古女子统领大清后宫安抚蒙古亲贵的方式客观上已经可以中断了;二是顺治皇帝两位蒙古皇后无法统御后宫致使皇室丑闻百出的状况(其实都是顺治皇帝一个人折腾)也使得孝庄皇太后踌躇再三,决定只迎蒙古公主入宫,但不立其为后。

当时入选的秀女中身份煊赫的有鳌拜之女瓜尔佳氏、遏必隆之女钮祜禄氏、索尼之孙赫舍里氏。立赫舍里氏为后,恐怕是爱心觉罗氏对索尼始终维护皇权,至死不改的一种犒赏。其孙成为皇后,赫舍里家族终于完成了从败国之人到皇亲国戚的飞跃。一家喜欢百家愁,既然赫舍里氏成了飞天的凤凰,落草的鸡怎么也要鸣鸣不平才是:“若将噶布喇之女立为皇后,必动刀枪。满洲下(满语,‘侍卫’之意)人之女,岂有立为皇后之理。”于是当册立赫舍里氏为皇后的谕旨颁布后,遏必隆“心怀妒忌,与鳌拜同入奏阻”。但是册后大典还是如期举行,赫舍里氏作为大清朝最贤明皇帝的元妻,注定要永垂史册。

月缺桐疏秋色凉,喜烛高照心彷徨。
紫冠玉带何足念,未若稀世有请郎。

玄烨与赫舍里氏的洞房花烛夜,也是他们金风玉露首逢时。虽然玄烨在立后册文中对赫舍里氏的品貌性德大加褒奖,但那都是官话、套话;赫舍里氏从爷爷那里听过不少关于小主子的溢美之词,但那只是听说。其后一大堆的礼节程序虽然繁琐,彼此形容举止却让对方明白:窈窕淑女,君子好求;求之既得,百年相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2-4 13:40:15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不要偷懒哦,记得更新[em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2-4 17:02:38 | 显示全部楼层

加油加油

我支持哦

我喜欢哦

竹子,爱死你了

[em02][em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2-5 00:53:46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小舍等人说佟妃更得仁皇眷爱?竹可以从佟佳氏的册文和葬礼等档案记录给以比较,让他们无话可说嘛。[em0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2-5 11:15:13 | 显示全部楼层
康熙生前死后的四位皇后

结发之妻--孝诚仁皇后


孝诚仁皇后为康熙帝的第一位皇后,赫舍里氏,生于顺治十年(1653年)十月初七日,满洲正黄旗人,是辅政大臣索尼的孙女,其父为领侍卫内大臣喀布拉。康熙四年九月初八日康熙帝大婚。册立赫舍里氏为皇后,时年皇帝十二岁,皇后十三岁。康熙八年,生皇二子承祐,此子四岁夭折;十三年五月初三,生皇六子胤礽,即被康熙帝复立复废的皇太子。皇后因生皇六子,产后几个时辰就死于坤宁宫,时年二十二岁。康熙帝很悲痛,辍朝五日,诸王以下的文武官员及公主王妃以下的八旗二品命归人等。俱齐集举哀,持服二十七日。五月二十七日奉移皇后梓宫权厝都城北巩华城。六月二十七日册溢大行皇后日:仁孝皇后。康熙二十年二月十九日自巩华
城沙河殡宫奉移仁孝皇后。孝昭皇后梓宫;二十六日二后梓官至景陵,奉安于享殿;三月初八日入葬地宫。雍正元年九月初四日升祔太庙,谥曰:孝诚恭肃正惠安和俪天襄圣仁皇后。至乾隆、嘉庆年间,屡加溢号,全部溢号为:孝诚恭肃正惠安和淑懿恪敏俪天襄圣仁皇后。

辅臣之女--孝昭仁皇后

孝昭仁皇后是康熙的第二位皇后,钮祜禄氏,满洲镶黄旗人,辅政大臣一等公遏必隆之女。初入宫封为妃,康熙十六年八月二十二日册为皇后仅半年,于康熙十七年二月二十六日已时崩于坤宁宫,距第一位皇后死还不足五年。孝昭仁皇后与孝诚仁皇后的葬仪同,不同之处是孝昭仁皇后丧期正是征讨"三藩"的关键时候,康熙帝下圣旨:凡出征王、贝勒及各官为国讨贼、平定地方效力行间,今令伊等委服丧服,朕心不忍,其穿孝服、摘耳环、散发,俱著免。二月二十八日奉移皇后梓宫于武英殿。三月二十五日奉移皇后梓宫往巩华城,与第一位皇后同安于享殿。闰三月二十一日册溢为孝昭皇后,后于康熙二十年同月同日与第一位皇后的梓宫奉移景陵,入
葬地宫。经雍正、乾隆、嘉庆三朝,累加谥号,全称为:孝昭静淑明惠正和安裕端穆钦天顺圣仁皇后。

表姐皇后--孝懿仁皇后

第三位皇后是孝懿仁皇后,佟佳氏,满洲镶黄旗人,领侍卫内大臣佟国维之女,本是康熙帝生母孝康章皇后之亲侄女,即康熙的表姐。康熙十六年八月二十二日册封为贵妃,二十年十二月二十日晋为皇贵妃,二十二年生皇八女。康熙帝自孝昭仁皇后死,十多年时间没立皇后。康熙二十八年七月初八日皇贵妃病重,康熙帝谕礼部:"奉皇太后慈谕,皇贵妃佟氏,孝敬成性,淑仪素著,鞠育众子备极恩勤,今忽尔遘疾,势在濒危,于心深为轸惜,应即立为皇后,以示崇褒,钦此。前者九卿诸臣,屡以册立中宫为请,朕心少有思维,迁延未许。今抵遵慈命,立皇贵妃佟氏为皇后,应行典礼,尔部即议以闻。"初九日册立皇贵妃佟氏为皇后,颁诏天下;初
十日申刻(下午三点至五点)皇后崩。实际上,她只当了一天皇后。康熙帝辍朝五日。十三日奉移皇后梓官至朝阳门外享殿。二十八年九月十九日册谥为孝懿皇后,十月十一日奉移孝懿皇后梓宫往景陵,葬但孝、孝昭两皇后之次。雍正、乾隆、嘉庆间,累加谥。至嘉庆四年四月谥号全称:孝懿温诚端仁宪穆和洛慈惠奉天佐圣仁皇后。

雍正生母--孝恭仁皇后
孝恭仁皇后乌雅氏,生于顺治十七年,满洲正黄旗人,为护军参领威武之女。初入宫侍康熙帝,于康熙十七年(1679年)十月三十日生皇四子,即雍正皇帝。十八年十月十三日册为德嫔,时年二十岁。十九年生皇六子胤祚。二十年十二月二十日封为德妃。二十一年生皇七女;二十二年生皇九女;二十五年生皇十二女;二十七年生皇十四子恂郡王胤禵。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雍正帝即位,德妃晋为皇太后。诸臣为皇太后上徽号,她执意不允。雍正元年五月二十二日皇太后病,雍正帝亲至永和宫,昼夜侍奉汤药。二十三日丑刻(深夜一点至三点)孝恭仁皇后崩。皇后梓宫奉安于宁寿宫,雍正帝于苍震门内设倚庐缟素居丧。倚庐为古代遭丧者所居,倚木为庐,于中门外东墙下起庐,先将一根木头放在离墙五尺的地上,上立五根橡木斜倚在东墙,以草苫盖之,南北两出口也以草帘屏之,向北开口,里外不涂抹灰泥,即草棚。雍正帝时年四十五岁,每日赴母后梓宫前上食品三次,哀号不止,群臣莫不感泣。皇太后死于康熙帝大丧期内,五月二十六日恭移皇太后梓宫,安奉在寿皇殿。六月二十日总理大臣等官会议,恭请四后同祔圣祖庙,尊谥并加"仁"字。雍正帝谕旨:"朕惟母后升祔太庙,大典攸关,欲伸臣子之孝恩,必准前代之成宪,务得情理允协,乃可昭示万年。"诸王大臣等引据宋朝太宗、真宗四后祔庙之礼,雍正帝以此为例,谕旨:"恭惟孝诚仁皇后元配,宸极,孝昭仁皇后、孝懿仁皇后继位中宫。孝恭仁皇后诞育联躬,母仪天下。按先儒耐庙之仪:一元后、一继立、一本生,以次并列。今母后升祔位次,当首奉孝诚仁皇后,次奉孝昭仁皇后,次奉孝懿仁皇后,次奉孝恭仁皇后。如此庶于古礼符合,而朕心亦安矣。"雍正元年九月初一日,葬孝恭仁皇后于景陵。孝恭仁皇后终年六十四岁。全部谥号为:孝恭宣惠温肃定裕慈纯钦穆赞天承圣仁皇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2-5 19:18:05 | 显示全部楼层

和卓别着急,偶会写到那里的。既然名字是“大清皇后”,就肯定不能只写赫舍里氏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2-28 10:16:51 | 显示全部楼层

圣祖爷命硬……克父母……克皇后……

虽富有四海……却拥有不了寻常的幸福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2-30 15:09: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道是“一物降一物”。多亏了赫舍里氏留给玄烨理密亲王这么个宝贝儿子,否则康熙这一世还是满顺遂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GMT+8, 2025-4-12 18:00 , Processed in 0.025725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