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 Board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小公爵

[讨论]雍正对年贵妃是真心还是假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26 19:08:23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我心思燕在2007-5-11 23:34:51的发言:
而且乾隆也说过,雍正最宠爱年贵妃留下的儿子

乾隆什么时候说过这话?

乾隆皇帝继位后

追封夭折的几位弟弟时候曾经说过,

“八阿哥(福惠,生母是皇贵妃年氏)素为皇考所钟爱”等等话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8 01:35:17 | 显示全部楼层

年家科举出身应该是汉军旗吧 不是包衣

年氏和雍正的婚姻是有政治因素的。但是,皇族婚姻也不是你情我愿两家看着合适就能办的。亲王选侧福晋是要经过选秀这关也是要经过康熙点头的。年氏在王府的姬妾里是出身比较高的,后来居上并不奇怪。清代选秀本身选的就是出身。

48年那次封王已经表明康熙有意平衡诸皇子的势力,也就是那年年家被分到雍正的属下。几个皇子中雍正并没有从婚姻中捞到什么政治利益。而年和雍正的结合不排除是康熙有意提升雍正的势力,党争权力较逐中找平衡的意思。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年本身和八爷党也是有亲戚关系的。这种亲戚关系在皇族中很普遍的。随便俩什么人,都能扯上点亲戚。这种亲戚关系可以利用,但不是万能的。党争靠的是共同的利益而不是一个女人或几个女人。老子和儿子、女婿和老丈人不是同一阵营这种例子不有的是吗。

其实皇族的婚姻不涉及政治真的比较难。都说胤禩怕老婆,难道他还真的怕老婆不成。只不过是他得靠老婆娘家的势力罢了。其实这不也是康熙搞权力平衡的杰作吗。

从雍正平时为人做事方式就能看出来,这是个恩怨分明的人。年贵妃是年贵妃,年羹尧是年羹尧。况且,巴结利用也得看人家愿意与否不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2-13 00:26:23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小公爵在2007-5-12 8:40:09的发言:
非常感谢"我心思燕"的留言,全部都看了,写了很多,几乎对每一点都做了回复.
乾隆确实讲过雍正很喜爱福慧(?名字不太清楚了)的话.原话好像是"朕弟八阿哥,素为皇考所钟爱",是追封大阿哥弘晖和福惠为亲王时说的,这一点确实没错.查了一些资料,可能并不全面,年羹尧是汉军旗的,而且是镶黄旗,这是清史稿列传上写的,不知道年贵妃是不是一样?包衣可能是一开始,后来有抬旗,这点不太清楚不敢乱讲.容貌问题,也是我疏忽了,不过说实话满人长的确实不好看,其他的汉人小妾,府中的比她入门早,年龄应该比她大,入宫了以后,很快就死了,所以和以后的比不了.
我想讨论的很简单,雍正宠她是因为她哥哥,还是真心,有没有容貌的原因在里面.
当然那句话我也可能理解错误,我是认为"事出"是死的意思,雍正在册封文里提"事出"不大正常.
有什么请大家多多评论指正.谢谢个位的回复.

关于雍正是否真心爱年妃的问题姑且不论,想来也是见仁见智的事情。飘飘自己未做过研究,因而不敢乱发言。

不过小公爵的姿态和风度还是很不错的,面对一些比较有情绪的回复倒是显得很大度,很好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30 14:02:13 | 显示全部楼层
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30 15:16:26 | 显示全部楼层

现代人说真的假的都是猜想,雍正喜不喜欢年妃是他自己的事。不过就附葬来说,算是给年妃的无上荣誉了!至于雍正对年妃的宠爱和年羹尧是否有关,个人认为不论作为亲王还是皇帝,雍正都还不至于通过和年妃玩感情、肉体游戏换取年羹尧的拥戴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28 11:23:07 | 显示全部楼层

雍正最爱应该就是年贵妃,从他对待年妃生的儿子就可以看出,在年妃生前,乾隆的生母始终在年妃之下,而且乾隆一早就被秘命建储了,雍正为什么不封乾隆的生母为贵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22 13:42:1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年氏是汉人,又是江南的水乡女子(父亲是湖北巡抚,自然是南方人)


英使访华团写的回忆录,曾详细记录过当时满洲的皇室子弟和上层贵族,对待汉人,特别是汉族妇女缠足陋习的毫不留情地鄙视和嘲笑,恐怕满洲男子不会和现代人一样,认为江南美女那么值得倾慕,难道为了那一张美丽的脸,就能突略那一双恶臭的脚?(汉军旗的除外,汉旗女子是被禁止缠足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21 14:49:33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QUOTE:
年氏是汉人,又是江南的水乡女子(父亲是湖北巡抚,自然是南方人),

这句更搞笑了,这种官职升迁不要太快呀,这两年这省,后两年那省,与他本人祖籍什么关系?


没错,清代官吏的调迁是很频繁和平常的事(象内务府曹家在江宁织造一职上四代人近百年,是非常少见的),在哪个省做官,和他原来是哪里人,没有关联,而且许多官员上任并不带家眷随行,妻室子女仍然留居老家的很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21 19:15: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点像薛宝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22 13:49:47 | 显示全部楼层
另外,西洋传教士笔下的康熙朝宫廷生活,从康熙观看汉女宫妃玩“小脚摔”为乐一事上,就看出来他对她们缺乏最起码的尊重。对满洲后妃横是不敢这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GMT+8, 2024-6-28 20:24 , Processed in 0.026504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