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 Board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379|回复: 33

[原创] 熙朝公主(四):蘅若清芬——和硕端静公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5-26 19:44: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文授权乾隆网独家转发,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作者保留一切维护原创的权力。

************************************************************************************************
《蘅若清芬——和硕端静公主》(一) 

************************************************************************************************

历史上中国皇帝多妻的制度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其子女的众多。这些众多的皇子、公主们因其不同的性格、才华和际遇在时代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如果说康熙朝的紫禁城是一个大花园的话,那前文提到的固伦荣宪公主无疑就是倾国倾城的牡丹,受到了园丁父亲最多的关注与爱护。在百花竟艳的皇宫中展现其特有的风采;而固伦恪靖公主就如同火红的玫瑰,热情、艳丽,但却满身都是扎手的花刺。让人欲罢不能又难以亲近。至于纯禧公主就像是“别圃移来贵比金”的菊花,平淡无欲由高雅清新。


但并不是所有的公主都是花朵,本文的女主角和硕端静公主就是这万艳争辉的花园中一株并不被人关注的小小的香草——杜若。



  
  皇五女(1674—17l0):康熙十三年(1674)甲寅五月初六日巳时生,其母为贵人兆佳氏。康熙三十一年(1692)受封和硕端静公主,同年十月下嫁噶尔臧,同月诏设护卫长史核贝勒例。康熙四十九年(1710)庚寅三月公主去世,时年36岁。  
  
  额附:噶尔臧,乌梁罕氏。蒙古喀喇沁部多罗杜凌郡王扎什子。康熙四十三年(1704)四月袭郡王。康熙五十年(1711)因罪削爵。康熙六十一年(1722)三月去世。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0-24 20:30:39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5-26 19:45:33 | 显示全部楼层

************************************************************************************************
《蘅若清芬——和硕端静公主》(二) 

************************************************************************************************

端静公主的母亲兆佳氏同恪静公主的母亲一样,只是一个并不得宠的贵人。在宫中也没有什么地位。可怜的端静公主从一出生起,便很难得到父亲的关注。


关于这一点,我们不得不感叹人生无常。端静公主同姐姐荣宪公主是同月同日的生日(但端静公主要小一岁),同月同日却不同命。荣宪公主生于康熙十二年,那时清朝还算是天下太平。公主的出生犹如一股甘泉,滋润了子女多殇的康熙皇帝苦恼的心灵。


但端静公主却偏偏生在康熙十三年。众所周知,那时正值三藩之乱初期,局势对于朝廷十分不利。而公主又是生在了仁孝皇后(因难产而死的孝诚仁皇后)去世后的第三天。康熙皇帝对仁孝皇后的感情相信大家都很清楚。怀抱着新生的儿子,沉浸在丧妻之痛和天下大乱中的康熙皇帝根本没有注意到一个小小的贵人又为他生下了一个女儿(幸好端静公主没有生在皇后去世的当天,否则不定又会有什么奇异的说法,那样的话端静公主的命运就更加可堪了)。可就是这样,端静公主的遭遇依然是可想而知的。


众多公主中,姐姐荣宪公主占去了康熙大多的宠爱,妹妹恪静公主在宜妃的庇护下,凭着倔强出众的性格也被父亲所重视。堂姐纯禧公主因是康熙收养的恭亲王之女,又是年龄最长,也被受礼遇;其它的小妹妹们不是皇后所生,就是贵妃、皇妃所生,都有额娘可以依靠。独独自己,几乎没有任何的优势。端静公主在这样的环境下养成了温顺柔弱、不骄不妒的性格。这也使她拥有了一份相对平和的心境。就像一株外表并不艳丽的杜若,在皇宫的一角,悄悄绽放着她的清香。


“山中人兮芳杜若,饮石泉兮荫松柏”——那是她在默默等待,就如同张爱玲小说《花凋》里的川嫦,等待着自己美丽的到来,等待着命运会赐予的最终垂青。


可惜,川嫦没有等到,端静公主也没有等到。


************************************************************************************************
《蘅若清芬——和硕端静公主》(三) 

************************************************************************************************

康熙三十一年,康熙皇帝为执行其“南不封王,北不断亲”的政策,以怀柔蒙古的姿态,将端静公主作为恩赐,下嫁给喀喇沁杜凌郡王噶尔臧。这,才是端静公主悲剧命运的开始。


这是一幢不幸的婚姻,比任何一个熙朝公主都更为不幸。我们在前文中说过,恪靖公主的婚姻也是不幸的。但是恪靖公主的性格决定了她对婚姻的态度,面对软弱无能的额附,恪靖公主选择主动的回避,并且将一腔心血灌注在政治的土壤里,以弥补自身的寂寞。


但是端靖公主不会这样,这也许就是性格的悲剧。她与噶尔臧之间跟妹妹恪靖公主正好相反。四额附在婚姻中是弱势的一方,而端静公主在婚姻中与四额附有着相同的位置。对于噶尔臧其人,我没有能找到更多的记载,但凭借找到的寥寥数语,也可将其为人略见一斑。现录其中一段:


据《清圣祖实录》载,“康熙五十年四月,噶尔臧因于公主丧事期间有霸占他人之妻等悖乱行为,被监禁在京。”

 

 



一个在妻子尸骨未寒的时候就做出霸占他人之妻的淫乱污秽行为的人,又如何能让人对其人品又更好的期望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0-24 20:31:55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5-26 19:47:38 | 显示全部楼层



************************************************************************************************
《蘅若清芬——和硕端静公主》(四) 

************************************************************************************************

端静公主下嫁之后,生活无疑是苦闷的。她与噶尔臧之间并无任何感情可言。噶尔臧又肯定不会只是安分的守着公主老婆,其在婚后的不轨行为可想而知。温顺的端静公主该怎么办?与他大吵大闹?这不是她的性格。向父亲告状?家丑又不可外扬。所以只有一个字,那就是“忍”。就如同从前在皇宫中忍受冷淡一样。但那时是又希望的,而现在呢?


根据记载,端静公主在婚后与康熙之间的联系很多。康熙三十七年的时候,康熙皇帝还在北巡时亲自到喀喇沁看望端静公主。但这种迟到的些许关怀已经不能挽救端静公主的命运,也无法在改变其痛苦生活中起到实质性的作用。


关于端静公主的死亡,历来有很多说法。公主死时,年仅三十七岁。如果你注意过清朝公主的年龄的话你就会发现,死于这个年龄的很少。公主们要么是幼年夭亡,要么是二十几岁早逝,要么就是到五十岁以后才去世。死于三四十岁的人并不多。这并不难理解,三四十岁的年纪等于躲过了幼年的高死亡时期,躲过了二十几岁的质弱与婚姻不适应,也不是五六十岁的寿终正寝。端静公主为什么会死在这个年龄呢?


有人说,公主是因为婚姻不美满,郁闷而病,继而去世。有人说,公主夹在丈夫与父亲之间左右为难(据传噶尔臧此人叛服不定)。但在公主当年生活的赤峰市当地还流传着另一种说法。公主的突然猝死,是被她的丈夫噶尔臧踢死的!噶尔臧为什么要杀害身为公主的妻子呢?有人说是因为长期夫妻感情不好所致,也有人说是因为公主发现了王府的秘密!


夫妻感情不好就敢杀死身为大清公主的妻子?恐怕噶尔臧还不敢。那就剩下一种说法,公主发现了王府的秘密。王府中会有什么秘密呢?综合所有有关噶尔臧的史料,飘飘大胆推测,噶尔臧又造反或是通反的嫌疑。


端静公主在下嫁后常与父亲保持联络。


噶尔臧为人狡黠,叛服不定。


公主夹在丈夫与父亲之间两头为难……


从这些断断续续的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端静公主实际上一直在为康熙通风报信,监视噶尔臧的动向(当然,这也是每个下嫁公主的职责)。但最终以赐予噶尔臧发生冲突,结果被丈夫下人灭口,或是盛怒误杀。


朝鲜《李朝实录》中记载,朝鲜使臣在当年返国后的报告中说:“第三公主所嫁蒙古哈尔秦王又叛,今春捕囚京师。”


虽然清朝官方否认这一说法 (《清圣祖实录》),但我们仍可持怀疑态度,噶尔臧在公主死后很快就被废除王爵,终身囚禁。到底是什么原因?仅仅是在公主丧期内胡来所至吗?这种作风行为真有如此严重的后果?飘飘宁愿相信这是康熙皇帝在得知公主死因的真相后,迫于大局的关系,无法以真罪惩治噶尔臧,但又不能轻易绕过他,于是以他的一贯作风作为借口,将其治罪。然而不管额附得到怎样的惩罚,也无法挽回端静公主年轻的生命。


或许以上的说法都只是传说,我们也宁愿相信端静公主并不是被额附所杀,那对于她来说实在是她不公平了。但不管怎么样,三十几岁就撒手人寰地端静公主绝对不是幸福的结局。

***********************************************************************************************
《蘅若清芬——和硕端静公主》(五) 

***********************************************************************************************

温婉的端静公主的一生就这样结束了,她始终像一颗淡雅含蓄的杜若香草,静静的绽放,又静静的凋零,一屡香魂终留大漠。尽管为人间留下了阵阵的馨香…..

在此,我们依例祝愿端静公主再来时能找到真正的幸福!

江空不渡,恨蘼芜杜若,零落无数。远道荒寒,婉娩流年,望美人迟暮……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0-24 20:32:55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5-26 20:52:14 | 显示全部楼层
“蘅若清芬”。一株柔美、静默的香草,虽然渺小。但是也为世界留下了一缕清香,结果就这样不明不白的香消玉殒了!真正让人扼腕叹息啊!所以说“皇帝的女儿不愁嫁”这种传统的说法,还真的值得商榷呢![em0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5-27 12:15:51 | 显示全部楼层

可憐的花儿公主....唉..為了政治而失去一生幸福及生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5-27 13:01:52 | 显示全部楼层
难怪某朝公主说,愿生生世世无为皇家女了~差点忘了还有个荣宪公主,同人不同命,同伞不同柄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5-30 22:11:07 | 显示全部楼层

真的好可怜啊,我还以为公主们都会很幸福呢!

真希望端静公主下辈子能幸福!

[em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5-31 10:33:34 | 显示全部楼层

温婉的端静公主的一生就这样结束了,她始终像一颗淡雅含蓄的杜若香草,静静的绽放,又静静的凋零,一屡香魂终留大漠。尽管为人间留下了阵阵的馨香

其实因为母亲的地位和生辰确实令端静公主太过委屈,不过端静公主一生在做的只是“等”和“忍”,虽然大家可以将她的这种态度当成温婉含蓄,是古代女子的典范,但是我却觉得她这么做其实最对不起的是她自己,最后静静的离开,带不走父亲的怜爱,也带不走丈夫的爱恋,身为女人,是最悲哀的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5-31 11:20:53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文笔不错的说 支持

端静公主真是可怜 她的命运太坎坷了吧

是个不受父亲重视的公主 唉……………………

[em5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5-31 19:03:39 | 显示全部楼层
唉,说白了,光有后台也不行,还需要自身的能力,能力中等后台强硬的人可以和能力很强的人竞争,要是没有能力最后再大后台也不一定保全自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GMT+8, 2024-6-16 18:12 , Processed in 0.025373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