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 Board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742|回复: 50

[图文]央视《故宫》分集截图附解说词[8]藏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20 13:25:4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块玉石的形成据说要经历百亿年之久,凝聚着天地万物的精华。在紫禁城中,最能体现玉的尊贵价值的器物就是代表至高无上的皇权的皇帝玉玺。

这里是交泰殿。是紫禁城内廷后三宫之一,清朝皇帝使用的25方宝玺曾收藏于此,其中的23枚宝玺都由玉石雕刻而成。在紫禁城建成后的五百多年时间里,这里总会重复发生这样的故事。一个神秘的人,携带着一个神秘的包裹,要求进宫献宝,他们都宣称自己找到了传说中的秦朝传国玉玺。据史书记载,春秋时期那块著名的天然宝玉和氏璧,后来被雕刻成为秦国的传国玉玺。秦始皇曾希望借助这块宝玉的神力护佑他的王朝千秋万世。而后的各个王朝,也无不渴望获得和保有这枚传国玉玺。传国玺的流传贯穿中国历史长达1500多年。相传明朝灭元时,蒙古部落将玉玺带到了漠北,从此之后,真正的“传国玺”
失去了踪迹,而各种仿制的赝品层出不穷。这是存放在紫禁城中,不知何时何人进献的一件所谓“传国玉玺”,据专家分析它其实是用泥土制成的。

乾隆皇帝对和氏璧的传说并不以为然。他更看重的是本朝御玺。乾隆十一年以前,交泰殿贮藏宝玺多达三十九枚,真假混杂,其中就包括那枚假的传国玺。乾隆认为即便是真的秦代玉玺也不能与大清国的宝玺放在一起。乾隆十三年,在他为《宝谱》所做“御制交泰殿宝谱序”中提出:自古以来宝玺就没有固定的数目,现在交泰殿贮存的宝玺年头长了,记载也失实了,又有重复的,所以要加以考证,按次序排列。宝玺的数目为二十五枚,这是乾隆皇帝根据《周易大衍》天数二十有五所定。他知道自古以来,没有任何一个王朝能永远不灭亡,将宝玺的数字定为二十五,就是籍《周易》所记,祈求上苍,保佑大清的江山能延续二十五代。但实际上,乾隆之后,皇位仅仅往下传了六代。

除了玉玺之外,玉器在紫禁城中无处不在,它们既是生活用品,也是最主要的装饰品。各个宫殿的多宝格陈设的艺术品中,玉器占到百分之八十以上,玉的颜色有五种,分别是白色、青色、黄色、碧色和墨色。故宫的玉器涵盖了玉的各个种类,其中新疆和阗玉又占据了主要地位。

穿过养心殿宝座后面的通道,我们来到了皇帝休息的后寝殿,这里陈设着很多玉器。在进门的东西两侧摆放着两个碧玉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0 13:33:05 | 显示全部楼层



盘的中央刻着一首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0 13:33:5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首诗大致讲了公元1755年至1760年乾隆平定准葛尔的这段历史。平定西域后,和田玉内运的道路被打通,这件事对于中国宫廷玉器的制造,有着极大的意义。从此以后,新疆和田玉从开采、运输到制作,在法律上被皇家垄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0 13:38:02 | 显示全部楼层



公元1787年,大清乾隆五十二年,八月十六日。一批造办处的官员在大内太监的陪同下手拿量尺小心翼翼地走进乐寿堂。他们一边丈量尺寸,一边还在小声讨论着,看来是要摆放一件重要的物品。如此兴师动众,他们要摆放得究竟是什么东西呢?原来,这是一件来自新疆和田的密勒塔山的巨型玉石雕刻的《大禹治水图玉山》,这件
5000多公斤重的玉雕,直到今天仍被称为世界之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0 13:39:52 | 显示全部楼层



公元1787年,大清乾隆五十二年,八月十六日。一批造办处的官员在大内太监的陪同下手拿量尺小心翼翼地走进乐寿堂。他们一边丈量尺寸,一边还在小声讨论着,看来是要摆放一件重要的物品。如此兴师动众,他们要摆放得究竟是什么东西呢?原来,这是一件来自新疆和田的密勒塔山的巨型玉石雕刻的《大禹治水图玉山》,这件5000多公斤重的玉雕,直到今天仍被称为世界之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0 13:42:23 | 显示全部楼层

位于昆仑山脉的密勒塔山海拔近5000米,终年积雪,空气稀薄,每年只有七八九三个月才能进山开采玉料,在当年极端原始的开采条件下,这件玉料从山上移至山下,最少需要两三年的时间。开采已经很不容易,可是把重达五千多公斤的玉料运到万里之外的北京,路上还要跨越千山万水,这就更是一件极难完成的任务。

这块巨大的玉料又用了三年的时间才来到紫禁城。那块玉料就是人们所称的和田玉。巍峨险峻的昆仑山,海拔四、五千米的地方终年被皑皑白雪覆盖,美丽的和田玉大部分就静静地埋藏在这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0 13:43:17 | 显示全部楼层



采自山上的大块玉料和源自水中的珍贵籽玉,使这里变成了闻名遐迩的宝地。每年七、八月的时候,山洪爆发,把大量的山石带到了白玉河的下游,其中的玉石经过年复一年的搬运、冲刷,最坚硬的部分幸存下来,留在了河床的两侧,形状与鹅卵石相似,表面十分光滑,这就是我们今天称为玉中极品的籽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0 13:44:18 | 显示全部楼层



玉的开采和运输由宫廷垄断,最美的玉石也由皇家专享。这是一张大清乾隆二十八年新疆地区的春季进贡清单,进单中详细地记录了当年新疆地区玉料进贡的数量、种类和重量。其中仅这一次,就有和田贡玉79块,叶尔羌河贡玉95块,总重量达五百多斤。驻疆大臣每年春秋至少两次将玉料运至京城,乾隆时,每年至少会有四千斤左右的玉石从和田送到京城,多时还能达到一万多斤。充足的玉料使宫廷开始大规模地生产玉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0 13:46:18 | 显示全部楼层
当时紫禁城养心殿的造办处里有一个被称作玉作的机构。每天会有四到五名玉工在这里为皇帝雕玉。这个部门最早成立于清顺治初年。到了乾隆时期,由于对玉器的需求增加,在紫禁城又建了一个如意馆,里面也有工匠雕玉。许多乾隆时期的玉器精品就出自这两个地方。



清朝末年一个叫唐荣祚的人写过一本《玉说》,书中的玉作图把清朝皇家制玉的过程详细地描绘了下来。专家李博生:“从开料、出粗坯、出大形,到细作到最后剖光,实际应该说加上最后的收尾工作叫做五个步骤。从有铁器以后,既然是完善了专业化做玉这个行,那也就是说脚蹬手磨这种制玉方式一直延续了三千多年,丝毫没有再变化。现在这些机器设备虽然快,虽然没有它不可行的东西,但是它由于快,玉的表面的那种感觉就开始有变化了。”

那件来自新疆密勒塔山的巨型玉料到达紫禁城后,并没有结束它的行程,因为它的雕制不在这座宫殿里,而是在千里之外的扬州。当时宫廷里如果有大型玉件或雕玉繁忙时,会把玉料送到苏州扬州制作,那里是当时全国经济实力最强的地区,又有久远的玉作传统,因此成为最重要的制玉基地。直到现在,这些地方还以雕玉而闻名。



专家杨伯达:“那么乾隆这个年代,它的玉器高潮我觉得还表现在几个玉器的制造中心同时出现。比如苏州、扬州、南京、杭州。这在中国历史上,这样一个王朝,同时几个(玉器)制造中心,中心区同时出现、都是繁荣的,这在历史上是空前绝后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20 13:59:57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0 13:49:05 | 显示全部楼层

专家杨伯达:“那么乾隆这个年代,它的玉器高潮我觉得还表现在几个玉器的制造中心同时出现。比如苏州、扬州、南京、杭州。这在中国历史上,这样一个王朝,同时几个(玉器)制造中心,中心区同时出现、都是繁荣的,这在历史上是空前绝后的。”



乾隆时期的扬州,雕工精巧达到极致,市场上曾经出现大量玲珑剔透的玉器,做工繁复。它们被当作贡品进贡给皇上,结果遭到乾隆皇帝的严厉批评,并下谕旨,禁止再镂雕这类玉器,因为容器镂空之后就没什么用处,即使不是容器,通体玲珑的话玉质的美也就完全消失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GMT+8, 2024-3-29 00:31 , Processed in 0.023761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